摘要:刚刚过去的周末,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组织两岸专家学者,在京举办了一场纪念“九二共识”20周年学术研讨会,“九二共识”的亲历者现场还原了当年共识的全过程,用事实证明“九二共识”的存在。此前,港澳台三地也分别举办了“九二共识”20周年研讨会和座谈会,与会者的共 |
刚刚过去的周末,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组织两岸专家学者,在京举办了一场纪念“九二共识”20周年学术研讨会,“九二共识”的亲历者现场还原了当年共识的全过程,用事实证明“九二共识”的存在。此前,港澳台三地也分别举办了“九二共识”20周年研讨会和座谈会,与会者的共识就是“九二共识”并非虚构,而且是两岸和平发展的坚实基础。
“九二共识”是历史事实
北京联大台研院名誉院长、时任海协会常务副会长的唐树备回忆说,“九二共识”的缘起是,两岸授权民间团体事务性协商开启后,需要双方有一个明确的政治共识。1992年10月底至12月初,通过两岸主管机构的努力和香港会谈期间,以及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的数次函电往来,两岸最终形成了两会关于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的共识,即“九二共识”。
1992年时任台湾海基会正副秘书长的邱进益和李庆平,在北京的研讨会上也证实了唐树备的说法。邱进益还提到,“九二共识”当年得到了时任“陆委会”副主委马英九的大力协助。
台当局领导人马英九11月9日出席岛内纪念“九二共识”20周年学术研讨会致词时,以见证人的立场,向与会者详述了“九二共识”的过程,他并多次强调,“九二共识”符合1992年8月1日台湾“国统会”全体会议所提出的“一个中国”涵义。
以上亲历者证实,“九二共识”的出现并非凭空而来,而是白纸黑字,有函电往来,而且来函把当时说的话全部引述一遍。马英九还回忆说,2000年,时任“陆委会主委”的苏起,用“九二共识”4个字来形容1992年的共识,但有人说“九二共识”是苏起捏造,其实,他只是给当年的共识起了个名字,两岸当年确实有达成共识,绝不是捏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