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时政>>领导人>>外媒评论

外媒: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因何成功【2】

2012年11月15日14:42    来源:新华网        字号:
摘要:社会主义框架下,中国既坚持了共产主义的传统思想,又融合了全球化的理念;影响经济能力远胜西方。

民族利益取代个人利益

在中国,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中居核心地位的个人利益被民族利益取代。

这样做的结果便是,为了维持经济发展,市场需要在政府的控制下实现一定程度的自由,而经济发展又被视为衡量个人生活水平是否提高的主要指标。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如果中国能保持目前的发展速度,这些目标很容易就能实现。由此传递出来的深层含义是,个人生活水平提高和国民经济发展这两个目标将并驾齐驱。这样的发展于国有利,于民有益。

在俄罗斯,寡头政治的泛滥反映出政府的不管不顾,而在美国,政府对银行频频出手相救则体现出贪婪超越了理性。这两个国家给予我们的教训或许是,没有监管,就会无法无天。

而中国模式告诉我们,只有合理的监管、只有平衡的体系、只有把“小康社会”而不是利益最大化作为目标,才能实现成功的发展。(作者迈克·汉纳)

影响经济能力远胜西方

【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11月13日文章】题:胡锦涛在过去十年平衡了中国的改革日程

改革开放开始的20多年,中国一直强调的是经济发展,口号也没变过,都是效率第一,公平次之。但最近十年发生了社会转变,现在的观念是既要效率,也要公平。这的确是一大社会转变,但与福利国家还相距甚远。但实际上十年前在日程中没有的主题现在的确有了。这是领导人进行思考的结果,将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科技问题和软实力等问题纳入日程。

在世界任何地方,一项新公共政策的发展至少需要10年至15年的时间才能见成效。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家情况就更复杂了。需要注意的是,整个进程的轴心之一是发展方式的转变。如果想要改变发展模式,就不能加速,必须减速,因为中国就像是—辆要变换轨道的列车,要变轨就不能用可能会导致脱轨的速度前进。

发展方式的转变非常复杂,并非容易完成的任务。国内外人士都很清楚,旧的经济模式已经桔竭,时日无多。要想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中国必须提高增长的质量。

分享到:

(责编:王昕)

视频 >

  • 女毒贩让婴儿吸毒女毒贩让婴儿吸毒
  • 女生学校里遭群打女生学校里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