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民意洪流中是否有你的“微言细语”?这些微力量又将如何影响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民意如何更多地从网上走到网下,用机制维护表达自由,释放民意“正能量”? |
打破传统话语格局:喜中亦有忧
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是国内最早专门从事民意调查的机构之一。中心执行总监王文俊告诉记者,刚成立时每年的民调项目只有十几个,近几年则直线攀升,仅今年就有100多个民意调查课题。
“我们调查对象代表的是‘沉默的大多数’,刚开始时大家都不太敢说,近几年参与度提升很快,表达更大胆,建议更深入。”王文俊说。
上海交大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谢耘耕教授曾专门研究过公民的网络表达与公共管理,他分析指出,热衷表达是公民意识觉醒的标志,日益活跃的民意表达不仅改变了公民传统政治参与的理念,提高了公民政治参与的能力,而且对于完善政府公共管理、促进民主政治进步具有积极意义。
“目前国内一些公共事件解决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议程设置’模式,即网络(BBS、微博、博客等)提出议题--传统媒体关注--全社会参与--政府行为的模式。”谢耘耕认为,“公众的民意表达越活跃,将对公民社会发育起到‘催熟剂’的作用。”
不过,不尽如人意之处也依然存在。一些民意表达中出现的“碎片化”“情绪化”等现象也令人担忧。中国网络传播协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李双龙说,以近期火热的网络反腐为例,一方面应当高度肯定网络反腐的积极意义;但也必须看到,网络反腐中不少是靠“猎奇”和“泄恨”博人眼球,缺乏应有的责任和担当,有的甚至存在虚假和夸大。
网络民意究竟有多少“真民意”也令人深思。日前电影《王的盛宴》导演工作室自曝因遭受恶意差评,雇佣水军“以水治水”,给自己的电影“刷好评”。由此引发了人们对网络水军炮制虚假民意的热烈讨论。
“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中,网络民意往往泥沙俱下,甚至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驱使下被人操控。”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研究员李彪认为,“网络民意只是部分民意的体现,不能代表全部民意。”
宽容表达加强自律:释放 “正能量”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有关专家认为,面对公众日益高涨的表达热潮,首要做的是宽容民意,方能听到真民意。此外,还需在民意表达的制度化、开放性、多渠道上下功夫。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童之伟表示,2012年中国老百姓的言论自由和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得到了更好的保障。“一些牢骚性、批评性、探讨性的言论,大家都能比较顺畅地言说,令人欣慰。这说明,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公众正在往贴近民意、尊重民意的方向上一起使劲。但要进一步广开民意发声渠道,还需加强制度建设和落实。”
童之伟等人认为,首先要重视民意表达,积极搭建网络问政、网络问计和各类民意调查的平台,收集社情民意,推动现实工作。今年全国政务微博突飞猛进,特别是十八大期间“国务院公报”正式上线,显示出从中央到地方注意信息公开,重视获取民意的积极姿态。在新媒体时代,这一做法应该加以推广和完善。
其次,网上的喧嚣表达也折射出线下民意表达渠道的不通畅。如何建立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的民意咨询机制;完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联系群众、上通下达的作用,对他们发挥作用做出更充分的制度性安排;强化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都是亟待破解的课题。
相关专家还指出,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每个网民也需要责任和担当,理性表达方能还民意以真实。公民和一些民意调查机构应加强自律,在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和意见表达时,应多些客观独立思考和建设性意见,少些盲目跟风的“哄客”行为。此外,相关部门还应完善针对网络虚拟世界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恶意诽谤或者“炮制民意谋利益”的网络不端行为,净化网络环境,真正释放民意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