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建立16周岁以下留守儿童登记制度。 |
昨天,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建立16周岁以下留守儿童登记制度。
2012年11月16日,5名男性儿童被发现在毕节市七星关区街头垃圾箱内死亡,引发了公众对留守儿童的处境的关注。
建留守儿童营养档案
《意见》对留守儿童工作提出“三优先”要求:“优先满足留守儿童教育设施建设”、“优先改善留守儿童营养状况”、“优先保障留守儿童交通需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到底就是优先照顾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有学校寄宿、吃好饭、上下学方便。”
《意见》提出,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及其他留守儿童集中地区,在农村营养餐和地方营养改善项目中,要建立留守儿童用餐登记台账和营养状况档案;留守儿童集中的地区,要合理设置学校或教学点,优先保障留守儿童就近走读入学。
登记父母外出务工情况
《意见》要求,建立16周岁以下学龄留守儿童登记制度。新学期学生报到时,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全面了解留守儿童学籍变动情况,登记其父母外出务工、监护人变化的情况,并提高班主任照料留守儿童的能力,将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
留守儿童社区服务方面,《意见》要求通过留守儿童之家、托管中心等形式,聘请社会工作者和公益人士参与开展经常性活动;选择有意愿、负责任的家庭,以全托管或半托管形式照料留守儿童。
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意见》就如何提高留守儿童教育水平提出“四加强”:加强留守儿童受教育全程管理;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加强家校联动组织工作。
■ 数说
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有5800万留守儿童,占全国人口数的4%。
而依照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1年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的农村留守儿童共2200.32万人,在2010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农村留守儿童共2271.51万人,2009年则为2224.24万人。
全国妇联依照“五普”测算的数据称,在农村五周岁以下双亲外出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总数的40.19%,为2300万人。(记者郭少峰邓琦)
教育部:建立16周岁以下学龄留守儿童登记制度
近日,教育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共青团中央委员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5部门下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做好留守儿童社区关爱服务,建立16周岁以下学龄留守儿童登记制度,以保证将其纳入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详细】
教育部:要注意方式方法 避免将留守儿童标签化
近日,教育部等5部门下达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要重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将留守儿童标签化。【详细】
教育部等5部门下发意见 改善留守儿童教育条件
近日,教育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共青团中央委员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5部门下达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切实改善留守儿童教育条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