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如今,自来水却面临前所未有的质疑和猜测:一边是各地政府“各项指标均符合饮用水标准”的声明,一边是专家20年不喝自来水的现身说法。 |
推广深度处理工艺,钱从哪来?
直饮水,一个遥不可及的幻想。
“中国内地还没有一个城市能实现直饮水,都需要烧成开水以后才能饮用。”刘睿笑称,“总宣传喝生水不卫生,这是最大的谎言,在欧美国家,很多城市都可以直饮自来水。”
然而,即使烧成开水,能杀死的也仅是微生物污染,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仍然存在,甚至因为高温加热而进一步产生化学变化,加强沉积和突变。
如何处理?专家们给出的一致答案是——深度处理工艺。
2009年,住建部对全国4457个水厂进行了大排查,但具体调查数据至今仍未公布。据参加此次调查的专家刘睿透露,全国水厂中有75%采用常规处理工艺,23%采用简易处理或未经处理,采用可以有效去除多种污染物的深度处理工艺的水厂仅为2%左右。
“由于水源污染,全国至少80%以上的水厂都迫切需要采用深度处理工艺提高自来水质量,但实际采用的只有2%。”刘睿介绍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武汉的部分水厂上马了深度处理工艺,但仍因管道老旧等原因无法实现直饮水。
广为应用的常规处理工艺已诞生百年,被称为经典“四部曲”——絮凝(加聚合氯化铝)、沉淀、过滤(通过石英砂、卵石等)、消毒(加氯气等)。
随着水源地污染的逐步恶化,“四部曲”也在不断加量加价,经常出入各大水厂的白康,用“大型化工厂”来形容她的所见所感,数以吨计的化学药剂被倾倒到蓄水池中,经过一系列处理后,水被输送到千家万户。
“烧水后经常可以看到壶底有大量的白色沉淀,有絮凝物,这就是俗称的消毒剂越用越多的缘故。”白康说,即使如此,水也并没有真正“消毒”。
想要彻底“消毒”,有两种“升级”办法需要同时采用。
第一是生物氧化,添加臭氧和活性炭,通过二者的吸附作用,减少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香港就采用了这种过滤方法。”赵飞虹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介绍说,与广东同样引流珠江水的香港自来水厂采取了生物氧化技术,所用消毒剂很少,水质也更好。
第二是超滤膜处理,通过微孔过滤膜的筛离作用,将含有杂质的水进行过滤,这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安全有效的水处理方法。“北京郭公庄自来水厂,也就是第十自来水厂,就采用了这个工艺。”北京供水协会水质工作部部长、原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北京监测站站长樊康平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介绍说。
可是,真正“升级”的水厂凤毛麟角,即使在“全国水质最好的北京”,同时采用两种“升级”办法的也仅有北京第三、第九和第十自来水厂。刘睿表示,资金不足,是技术革新的根本性难题。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占生曾算过经济账:技术革新后,每立方水成本上升0.3元左右,加上管道硬件投资,每立方水成本共计上涨0.5元左右,如果按照县级以上4000余家水厂日供6000万立方水计算,每年成本增加200亿元左右。
钱从哪里来?“靠财政拨款压力太大,提高水价又容易引发老百姓不满。”在进行全国水厂普查时,刘睿发现,很多县级水厂经营困难,连消毒剂都不舍得用,堆放在蓄水池边,应付上级检查,更何况“出血革新技术”。
为提高水质,部分单位和居民区在管网末梢增设了局部处理系统。“加净水设备,或者自己搞紫外线消毒,但效果良莠不齐。”赵飞虹发现,很多房地产商以此为由提高房价或物业管理费,但实际效果难以验证。
第三方检测将提高可信度
“各项指标均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承诺常出现在各地地方政府的口中,但它并不能平息公众的怀疑和担忧。
今年1月15日起,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将首次通过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布供水水质信息,每季度一次。显然,在猜测和质疑声中,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希望通过信息公开赢取信任和支持。
但专家们并不买账。“意义不大。”刘睿认为,这是一次进步,但不解决“自监自测”的问题,可信度仍是软肋。
目前,我国水质安全施行“三级监测”制度:第一级,在生产一线,由工人每半小时进行一次检测,项目主要包括消毒剂、浑浊度等感官指标;第二级,由水厂化验室每日进行一次检测,项目主要包括微生物、有机化合物等9项指标;第三级,由自来水集团水质监测中心进行检测,主要项目包括自2012年7月1日起实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规定的106项监测内容。
“三级监测”制度看似严丝合缝,但“所有监测程序都是在水厂内部完成的,所谓的监测中心,包括住建部水质中心的国家监测站和地方监测站,实际都是地方水厂的内部水质监测部门。”白康称之为“两块牌子,一班人马”。
除了“三级监测”制度,供水企业的主管单位住建部每年还会进行一次省级交错检查。樊康平介绍说:“为了以示公正,县级以上全部城市进行交叉监测,比如A省监测B省,B省监测C省,A、B省不能互派。”
但作为主管单位,住建部同样是利益相关方。
2009年,全国水厂普查数据并未公开。2012年5月,住建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总工程师宋兰合曾透露,2009年全国普查涉及的4000余家水厂中有1000余家出厂水质不合格,引发了公众普遍关注。
随后,该机构主任邵益生称,2009年水质普查合格率为58.2%,但2011年住建部又对占全国城市公共供水能力80%的自来水厂出厂水进行了抽样检测,水质达标率为83%。
最后的关卡是卫生部下属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市、县都有各级疾控中心,每年做一到两次的水质全分析。”曾多次参与此项工作的白康介绍说,作为“局外人”的疾控中心成为最客观公正的检测方。
但据白康介绍,监测结果并非公开,而是交由各地政府部门,“政府说能公布再公布。”
此外,疾控中心也并非真正身处“局外”。据白康了解,除中国疾控中心外,各省、市、县级疾控中心的财政拨款并非由卫生部下拨,而是由各级地方政府拨款。“地方政府既管着水厂,又管着疾控中心,它会不会有顾虑?尤其是监测结果不乐观的时候”?白康说,从未见过有监测报告说某地水质不好。
如果按照这种逻辑,那么无形中,某些地方政府就可能会成为利益中转站,把水厂和疾控中心拉到了一条船上。
多年来,业内专家都在积极呼吁“第三方检测”。“不是监察测量,而是检查测量。”在水质检测实验室工作的赵飞虹解释说,“由中立的实验室承担检测任务,政府、水厂、公众都可以拿样本到这里检测,实验室只是技术部门,不代表任何一方的利益。”
但现实是,“我们实验室可以检测,但结果很容易被官方推翻,因为我们不是国家授权的权威机构。”赵飞虹对此很无奈。
获得国家授权并不难,樊康平介绍说,“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的资质认证就可以。”但不可忽视的现实是,“全国获得授权的实验室不足百家,都在水务集团。”刘睿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