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总部设在巴黎的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2月11日发布了一份教育报告称,中国的一些大城市,例如上海和香港,不论是学生学业表现,还是就学公平方面都名列前茅。 |
总部设在巴黎的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2月11日发布了一份教育报告,报告在对74个国家和经济体的学生学业表现和公平入学的相关数据进行打分和对比后发现,中国的一些大城市,例如上海和香港,不论是学生学业表现,还是就学公平方面都名列前茅。而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在内的一些西方国家,尽管学生学业表现处于高水平,就学公平性的得分却相对较低。
报告说,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建立完全公平的教育环境,让出身背景不同的学生接受同等质量的教育。因此,出身背景与学业表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度。以经合组织国家为例,在对这些国家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社会背景打分后显示,出身于较低社会和经济背景的学生的阅读能力被定义为“差”的几率是出身条件较好学生的两倍,两者之间存在超过两年的教育差距。
但是,该报告的评比结果显示,社会背景和学业表现的关系并非完全无法打破。在评分榜上,中国上海、香港,以及芬兰、韩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学生的学业表现(以阅读能力为例)和教育公平这两个指标都名列前茅,高于经合组织国家平均值。其他国家两者兼顾的能力较为逊色,例如在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学生学业表现高于平均值,但教育公平性却低于平均值。
经合组织教育部门的主管施莱歇尔对本报记者说,上海和香港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方面的出色表现得益于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分配较为均衡的教育资源。
他说,目前在一些西方国家,例如英国,教育资源分化、教育不平等已经成为一个大障碍。“教育领域的贫富分化非常严重。”他说,“整个社会对人的要求提高了,这对没有条件接受良好教育的学生非常不利。”
英国教育公平性低,首先源自根深蒂固的社会不公。英国是全球唯一的还保留贵族身份世袭制的国家。英国从中学开始就设有私立寄宿制贵族学校,如著名的伊顿公学、哈罗公学等。大学同样有精英名校与普通大学之分。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去年11月,由英国教育慈善机构萨顿信托所做的一份调查发现,有31%的英国精英阶层是牛津或剑桥的毕业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