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型城镇化,到底“新”在哪里?“化”在何方?连日来,代表委员纷纷围绕城镇化建言献策,提出不少真知灼见。 |
家门口就业,不必颠沛流离四海为家
城镇化离不开产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业囧’。”一直关注两会的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徐云说,没有充分的产业支撑和植入,新型城镇化就会面临发展空心化的“囧”境。
事实上,尽管我国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双加速期,但是地区发展差异、产业支撑不足而带来的区域经济碎片化严重,就近就业率较低。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常年颠沛流离在千里之外的2亿多农民工中,70%以上希望能够在家乡就近就业。
“产业布局要充分考虑到人口、资源、土地等各种要素的承载力。”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长葛红林说,西部要城镇化,国家层面就必须充分考虑到西部的产业布局能否有力支撑其城镇化的需要,国家重点工程和产业规划,应该向西部倾斜。“当然从西部和地方的角度来说,我们也应该尽力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为广大农民就近城镇化、就地市民化做出贡献。”
全国人大代表、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詹纯新说,推进新型城镇化,还要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特别是在城镇化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特色突出、功能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