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随访记者,由于存在一个提前安检的问题,就更紧张了。昨天12点40分一到下榻宾馆,大包行李还未到,洗把脸就登车出发去克里姆林宫。然后一场接一场,直到12点左右才回到宾馆,当处理完稿件躺倒床上,已经是当地凌晨三点多,北京时间早上7点多。今天又一大早就起来,赶赴国家杜马、俄罗斯国际关系学院…… |
3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会见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俄罗斯方面对习近平主席此行的高度重视。比如,在普京总统举行的欢迎仪式上,随访记者数了一下,俄方有21名副总理、部长级别的高官参加,普京总统一一介绍。梅德韦杰夫总理今天也专门设午宴款待。总统总理都设宴款待同一位外国元首,在俄罗斯外交礼节中还不多见。今天,俄方更是安排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国防部并参观其指挥控制中心,这是中俄外交史上尚无先例。
中俄两国两国领导人之间的坦诚相见、惺惺相惜也在俄罗斯媒体中流传。普京在克里姆林宫摆下宴会款待习近平主席夫妇之前,还特意向习主席夫人彭丽媛献花,为此间媒体津津乐道。
3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会见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纳雷什金。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国际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也让人颇为意外。在机场接机时,记者数了一下,至少有20多家电视媒体拍摄,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甚至对此现场直播。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的记者会更是吸引着200名来自全世界的记者参加。记者会开始前,在现场的我耳边不时传来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各种语言满天飞。国际关系学院大礼堂里的阵势更让人吃惊,能容纳1千人的大礼堂过道上都是人,数十台摄像机在中间过道上呈扇形摆开。
的确,中俄之间具有典范意义的政治关系和具有实质内容的务实合作让诸多媒体感慨。俄罗斯最大英文报纸《莫斯科时报》今天的网站头条欢呼:习访首日达成了35项协议!
3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会见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我跑高访有十几年历史,前后对比,感概万千。仅从国际媒体的关注度来说,我感觉中国国力提高了,国际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一个纯粹的双边活动已经附加有重要的全球意义。想到这点,作为记者的我再苦再累我也感到值了。
就写到这里,马上要出访采访。今晚,还不知道几点睡呢! (新华社记者吴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