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夫人”树立的雅致自信的“中国范儿”都在国内外掀起了一阵中国本土服装设计的飓风。随后,“丽媛style”的缔造者中国设计师马可和她的服装品牌“例外”及“无用”团队也获得了空前的关注度。 |
本土设计品牌的集体成长
“服装体现的是人们的生活诉求。”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秘书长张庆辉介绍说,近些年中国设计师的成长与服装行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改革开放至今,国内衣着消费每年以14.7%的增速上涨,目前国内服装市场上90%都是本土品牌。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市场上对个性化、品牌化的服装有了更多的文化诉求,这种生活需求催生了设计师品牌的成长。”
张庆辉觉得,目前国内许多设计师品牌像例外、Beautyberry、素然、卡宾、曾凤飞等一样,走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设计师品牌有相对个性化的设计,与消费者的诉求有着某些方面的契合点。对于服装所传达出来的设计理念,消费者们很容易找到共鸣。
“服装就像是你的一张标签,可以让同类看到你的着装就会产生默契。服装表现了人的特质和她内心不同的东西,是人思维的延伸。穿着品位相同的人,谈话也会比较投机。”马可说,设计师品牌服装的消费,就像是一个在寻找同类的过程。
“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文化,越来越多的个性化需求也使得设计师品牌的发展前景变得更加广阔。”吕越表示,因为起步时间不同,设计经验不一,如今国内设计师品牌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状况。不仅有相对成熟的马可和王一扬(素然设计师),也有一群从海外留学归来的设计师,还有一批毕业时间较短的新锐设计师。“近些年来逐渐兴起了一些设计师品牌,像魏腾飞的JAMY WEE,于宛宁的Evening,聂郁蓉的有耳 U ARE等等。这些设计师毕业时间较短,自己设计品牌的运营周期也短,他们还处于成长期。”正是这些年轻设计师的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智力因素,使得中国本土设计师品牌呈现出生生不息的发展状态。
中国服装文化在崛起
伴随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于服装文化的诉求也发生了变化。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刘咏梅认为,现在的设计师服装品牌从早期注重夸张化、表面化的中国元素,成长为更简单更有人文思想的设计。
设计的痕迹越来越轻,对生活的理解越来越重。“在中国久远的历史中,诸如盘纽、龙袍、灯笼之类的表象化服装元素非常多。但如今设计师更注重生活态度的彰显,传递更多的服装文化内涵。”刘咏梅说,这是一种从外在形式到内在理念的变化。
对此,张庆辉也表示,多年来人们的服装理念已经从一种标签化、符号化的炫耀,转变为低调、平和、有张力的着装态度。设计师们也开始将东方文化的精神通过一些细节,融入服装文化。NE·Tiger(东北虎)艺术总监张志峰说:“许多国际品牌都表现出了这样一个规律,文化优先,品牌才能成功。我们要在世界上屹立,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底蕴。立足、深入挖掘我们的服饰文化才是中国品牌发展的王道。品牌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为品牌要占领的不光是市场,更应该是人们内心深层次的意识感知,而这种认知需要慢慢地积累与沉淀。”
在中国时尚的缔造和发展过程中,如何将传统文化符号拆解重建,融合到现代生活,需要设计师不断的思考和尝试。张庆辉说:“设计师获得认可的标志,不在于有多大的规模,而在于获得消费者精神品格的认可。”
“设计师要实现自己的文化理念,只能根植于国内广阔的舞台,不断提升自己,扩充文化内涵,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尝试将服装设计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紧密结合。把自己的东西做好,自然会有人认可。”吕越表示,修炼好“内功”之后,“例外”这样的中国时尚走向国际自然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