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时政

人民日报:超半数受访基层官员认为其形象被误读【3】

2013年05月28日14:09来源:人民日报字号:

摘要:超过半数的受访基层干部认为当前社会对其存在普遍误读;超过六成的基层干部认为被“低估了”;“个别基层干部的贪腐行为”最影响基层干部的形象。

  3.

  基层干部工作生活的真实状态怎样?

  “晋升空间小”(49.33%)、“工作条件差”(42%)、“焦虑情绪重”(31.33%)、“发展压力大”(30.67%)、“培训机会缺”(29.67%)

  在调查中,当记者请受访的基层干部简要概括自己工作生活的真实状态时,调查结果显示,“晋升空间小”(49.33%)、“工作条件差”(42%)、“焦虑情绪重”(31.33%)、“发展压力大”(30.67%)、“培训机会缺”(29.67%)排在前五位。这五个选项,既是基层干部们对自身现实处境的感受,也是他们对提升自身境遇的希冀。

  “人往高处走”是每个人的必然选择,但在金字塔形的公务员管理体系中,职位资源的配置在基层显得极为紧张和稀缺,基层干部群体在整个公务员队伍中似乎成为人才的“低洼之地”,很难有“出头之日”,很容易成为“天花板干部”。除了“晋升空间小”之外,基层干部们普遍背负着很大的发展压力,但是又没有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充裕的培训机会,去应对这些发展压力。以乡镇干部为例,税费改革之后,乡镇失去财政自主性,诸事都得依赖县财政拨款,在很多地方仅仅拨款是不够的,乡镇干部还得“开动脑筋”去“开辟财源”。既想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足够的草,其结果也就在意料之中。

  当问到“新问题新挑战不断出现,您认为基层干部是否正遭遇‘能力危机’”时,67.67%的基层干部认为“是”。由于晋升空间小,少数基层干部得过且过,甚至“劣币驱逐良币”阻碍有能力的人的发展,进而影响了基层党委政府的执政能力。由于基层工作条件艰苦、工作辛苦,很多人不愿意到基层,导致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与党和政府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近年来出现的某些官员的“雷人话语”,大多集中在基层干部群体,这就暴露了一些基层干部素质较低、群众意识薄弱、政策水平偏低、领导艺术缺乏等问题,增加他们学习培训的机会刻不容缓。

  4.

  基层干部重塑形象有何建议?

  100%的基层干部认为优秀的基层干部应“勤政为民,能深入一线,为了服务百姓而与群众同甘共苦”;100%的基层干部认为重塑自身形象应“加强学习和培训”

  “您心目中的优秀基层干部是什么样的?”受访基层干部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勤政为民,能深入一线,为了服务百姓而与群众同甘共苦”(100%)、“作风务实,与群众建立起深厚感情,到群众中去,关注群众最希望关注的”(91%)、“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自身应对困难的能力”(75.33%)。而受访群众前三位的则为“廉洁奉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80%)、“作风务实,与群众建立起深厚感情,到群众中去,关注群众最希望关注的”(78.18%)、“勤政为民,能深入一线,为了服务百姓而与群众同甘共苦”(73.64%)。

  从以上数据可知,“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深入群众、与时俱进”可以说是公众心目中优秀基层干部的基本标准。这些标准,不仅仅是基层干部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更是群众对基层干部队伍的期盼。在采访中,不少基层干部向记者表示,自己很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基层干部,也正在朝这一方向努力,力图让组织、人民都满意。

  当前干部考核机制也包括了一些民主测评、民意调查的成分,但总体来讲仍然存在着“对内不对外”、“对上不对下”的现象。对上负责还是对下负责,在基层干部的心里很纠结,但出于升迁的考虑,最终占主导地位的还是“对上负责”。专家指出,由于目前在干部考核中越来越关注民意和社会评价,组织部门也有自己的民意收集渠道,力求在上级赏识和群众认可之间保持一致,基层干部往往也会在执行上级指示和体现民意之间寻找一种平衡,但这种平衡有时候难以完全做到,从而导致自身形象被误读。

  重塑基层干部形象,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调查显示,100%的受访基层干部认为应“加强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应对网络舆情等的能力”;而79.33%的网友则认为应“从体制、机制上提高竞争度,优胜劣汰,及时淘汰不合格干部”。采访中,不少基层干部认为“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破除“本领恐慌”,方能扭转社会对基层干部的负面印象。

  事实上,重塑基层干部形象,单靠基层干部自身还不够,还需要正视基层干部群体受到误读的原因、面临的焦虑、心中的希冀。倾听基层干部的呼声,解决基层干部的实际困难,是实现基层社会良善治理的关键,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杜飞进 贾立政

分享到:

(责编:王昕)

相关新闻 >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