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3年12月17日08:12|来源: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字号:
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
只握手不拥抱
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来华访问,当时我是礼宾司副司长。那是比较微妙的时候,1989年中苏开始恢复两党两国关系,我们要求他们解决影响中苏关系的三大障碍:第一,边界陈兵百万,你得撤兵;第二,停止侵略阿富汗;第三,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的行为也得停止。这三条如果苏联有所改进,我们欢迎戈尔巴乔夫,苏联为此也做了不少努力。
礼宾接待过程的拿捏,邓小平做了具体指示。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是世界关注的大事,但是从中苏关系来看,还没有恢复到“结盟”,所以邓小平说在礼宾安排上要适度,但是不要过热。他说,我和戈尔巴乔夫见面时只握手,不拥抱,请外交部礼宾司同对方谈礼宾安排时讲清楚。
这事落到我的身上,我就跟对方外交部打前站的礼宾司长谈。不能直接说,得巧妙点。我们研究了一下,决定这样谈:“我们东方人见到朋友,传统的礼节是不愿意皮肤接触皮肤的,握手是西方人的习惯,我们觉得这种方式可以接受,但拥抱的习惯我们还没有。”
我跟对方说:“这是中方关于两人见面一刹那的安排,很重要,这是我们中方的正式意见,希望转达给戈尔巴乔夫本人。”
对方说:“我明白你建议‘不拥抱’的意思。”两人哈哈一笑。会见前我又提醒了对方礼宾司长一次,该握手时不要拥抱。见面时我们紧紧跟在戈尔巴乔夫后面,心里想,千万别拥抱,别拥抱。这时,我们都是导演。
戈尔巴乔夫见到邓小平时很热情,但没有拥抱,可是握手的时间很长,身旁有工作人员看表,记下时间长达35秒。邓小平说,我等了你三年,终于等到了,今天在这里见到了你。
这次会见定下八字方针: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中苏关系开始新的一页。邓小平算了一个领土账,一个意识形态账。他说,中国百年来的历史是受侵略的屈辱史,沙俄占的利益最大,德国日本都比不了。你们沙俄是得利最多的,东北和新疆那么大面积的土地,你们欠了我们一笔领土债。第二是意识形态的分歧,建设社会主义,马克思列宁都没有固定模式,我们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过去“九评”,我们讲的都是空话,没有具体的东西,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我也不清楚。该讲的讲了,两个大国不能不友好,不能天天打架。
会谈中,戈尔巴乔夫频频点头同意,他说,您对中苏关系了如指掌,我很受教育。然后就吃饭。饭后与下一场活动之间空余一个多小时,戈尔巴乔夫通过他们的礼宾司长,找我陪同他在钓鱼台散步。他对我说:“邓小平是我的师长,是我的长辈和老师,我在听一个长辈和老师讲中苏关系的情况,我受益匪浅。”
东方歌舞团、解放军军乐团很重要
在礼宾活动中,文化是很重要的联络感情方式。国家领导人出访或接待来访时,常常会交换礼物。“国礼”不一定都很贵重,但通常都是有纪念意义的、有文化内涵的物品。今年12月初英国首相卡梅伦来访,送给国家主席、总理及夫人的礼物,如球衣、手套、网球拍、书籍,都有鲜明的文化特色。
过去外宾来访,我们都会准备一场文艺晚会,表演中国歌舞,还让演员学习一些对方国家的歌曲舞蹈。东方歌舞团(现名“东方演艺集团东方歌舞团”)就是为了进行文化外交,由周恩来、陈毅倡导成立的。因为主要面向亚非拉国家,就让演员学习亚非拉歌舞,派演员到那些国家学习。
那时周恩来总理出去访问会带东方歌舞团,外国领导人来访问时也安排晚会,安排这些国家的节目。那时朱明瑛画上油彩装扮黑人演出,非常受非洲友人欢迎。
传统上,凡是来访的总统、总理,我们的国家主席和国务院总理都要举行欢迎宴会,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演奏席间乐,十二三首曲子中必须有来访者国家的三四首民间歌曲,这也是中国宴会的特色,我们花很大精力来做这项工作。
哪个国家的总统来访问,我们就搜集哪个国家的民间歌曲,还要重新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非洲国家送来的曲子,我们想要五线谱,但对方只有录音带。拿来之后要一遍遍放,我们的解放军军乐团一个音符一个音符抠出来编曲,配乐,这是很难的。这些国家的领导人来访时,一奏起这样的曲子,他们特别高兴。不少非洲国家的总统在欢迎仪式上听到解放军军乐团演奏自己的国歌非常惊讶,因为他们没有这样好的管乐团,就指示他们的礼宾司长,要来录音磁带带回国,以后庆典时就可以播放了。这就是文化的魅力。
国家领导人和夫人的出访服装都是自己选定
包装形象的服装也能反映一个国家在外交上的文化:欢迎宴会会明确要求穿正装或礼服出席,外交使节在递交国书时,会穿自己的“国服”——如中东国家的大使会穿长袍、戴头巾,早年我国驻外大使在向驻在国递交国书时都是穿中山装,这是一个不成文的约定,因为中山装可以一下子将我们跟日本人区别开来,后来才渐渐演变成穿深色西装递交国书。我们在驻外使馆举行国庆招待会的时候,男士都穿中山装,女性则穿旗袍。
2001年上海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各国元首在照“全家福”时穿的唐装,就很能体现我们的民族特色。
往届APEC峰会的“全家福”合照,经常出现主办国的民族服装,如菲律宾的“巴隆”、智利的“查曼多”、印尼的纱笼等。明年,第二十一次APEC峰会将在北京举行,不知道是否会延续这一传统,或许可以选择中山装、旗袍或者在此基础上改良的民族服装。
很多人问过我,礼宾司有没有为国家领导人和夫人设计形象的部门,答案是:礼宾司没有负责这类事务的部门,国家领导人和夫人出访或接待来访时的服装都是自己选择决定。
![]() |
(责编:庞晟)
出访 戈尔巴乔夫 25条 邓小平 外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