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各地先行探索新增長點 多片區域有望成下個熱點

2012年09月26日09:48    來源:中國証券網-《上海証券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各地先行探索新增長點 哪片區域有望成下個熱點?

近年來,應對國內外經濟的嚴峻形勢,中央政府採取了許多重大的調控措施,其中一項重點就是發展區域經濟新的增長點,由東部向中西部延伸擴展,多點開花,齊頭並進的態勢,這也預示著區域經濟新時代的來臨。

今年以來,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也使得我國地方經濟發展受到考驗,地方經濟規劃如何落實,資金從何而來,產業同質化競爭如何避免,未來是否還會有新一輪的產能過剩?對此,本報記者採訪了中國社科院研究員、當代城鄉發展規劃院副院長、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副會長劉維新,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秘書長兼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張乃劍。

新增長點在哪

鼓勵各地走出一條特色之路

各地戰略規劃趨同化現象較為嚴重,很多項目類同,一旦各地普遍開花上馬大項目,盲目發展高新技術項目,必然導致資源浪費

記者:近幾年地方區域發展規劃遍地開花,僅僅就藍色海洋經濟而言,已經有九個地區有此類規劃,產值目標總額達萬億。該怎麼看待這種現象?在當前中央層面不出台大規模刺激經濟的條件下,是不是意味著讓地方先行先試來尋找經濟增長點?

劉維新: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后,中國政府為了實現從外需轉向內需,投資主導向消費主導轉型,低中端產業結構向中高端產業結構轉型,失衡型經濟向協調型經濟轉型等一系列戰略目標,採取了許多重大的調控措施,其中一項重點就是側重發展區域經濟新的增長點,由東部向中西部延伸擴展,多點開花,齊頭並進的態勢,這也預示著區域經濟新時代的來臨。

依據國外的經驗:城鎮化率一般在30-50%范圍,是經濟高速發展期﹔50-70%范圍為平穩發展期,目前東部城鎮化率超過60%,這就錯過了最佳發展期。而中西部正處在30-50%之間最佳增長期。

正是出於以上的考慮,2009年區域振興規劃的頻繁出台。有關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一共批復了珠江三角洲地區、海峽西岸經濟區、江蘇沿海地區、關中-天水經濟區、中部地區崛起、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海南國際旅游島等11個區域振興規劃,幾乎是“十一五”之前4年的總和。

2009年如此密集出台區域規劃的原因是,2009年是“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即將開始制訂“十二五”規劃,在這個之前,區域規劃出台的目的是,在以大城市為中心前提下,如何實現城鄉一體,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實現城鄉經濟協調發展,在這樣大背景下,必須提前做大區域規劃,在這些規劃下,再制訂“十二五”規劃,才有可行性。

張乃劍: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確實受到了嚴重沖擊,連續多年雙位數增長的形勢受阻。在這種背景下,中央提出保增長的戰略是符合國情的。盡管如此,中國各地方加快區域發展的動力仍然十分強勁,區域競爭的態勢更加激烈。當前中國處於“十二五”規劃的起步階段,各地方都為打基礎、開好頭積極做好規劃的基礎工作。在這種特殊形勢下,各地出現加快區域經濟發展的形勢,是非常可喜的。因此,各地出現了“大手筆規劃、大戰略實施、大項目帶動”等現象。

現在值得關注和警惕的是,各地戰略規劃趨同化現象較為嚴重,很多項目類同,一旦各地普遍開花上馬大項目,盲目發展高新技術項目,必然導致資源的浪費,過不了幾年,就會出現產業重新調整,后果是很嚴重的。現在中央不會出台大規劃刺激經濟政策,基於兩種考慮,一是前幾年的刺激能量還未完全釋放完,有待進一步鞏固提高。二是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尚未見底,新的經濟刺激目標比較模糊。中央鼓勵地方自我發展,意在發揮地方的積極性。中國是大國,省、市、區,乃至一些地級市、縣,都是實力很強的經濟體,有的省、市經濟實力,超過了一些小國,發揮各地方的積極性,潛力很大。

因此,鼓勵各地沖破經濟危機困境,闖出一條發展特色經濟的路子,是符合科學發展觀的,也是我國的國情、市情、縣情所決定的。

記者:然而,雖然規劃頻出,但是目前中國經濟遇到了較大的下行壓力,地方財政普遍非常緊張,如此多區域規劃該怎麼落實?投入資金從何而來?

劉維新:不必擔心區域規劃帶來的落實問題。正如我剛才所說的,目前的區域規劃不是硬規劃,而是指導性的,只是一個方向,沒有要求具體的指標,不是計劃經濟時代的計劃,要求生產多少糧食、鋼鐵。現在的區域規劃是如何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因此金融危機后批復的區域規劃,並不是著眼於給這些區域多少政策優惠、多少投資項目,而是給予更多的制度創新和實驗的自主權力,引導科學發展,隻有約束力沒有強制力。

張乃劍:當前各地地方財政壓力大,主要源於國家對土地和房地產的嚴控。近20年,地方財力主要來自出售土地和房地產收益,這是不爭的事實,現在這一財源受到控制,地方財力緊張的矛盾就凸現了。因此,各地方出現規劃的工業大項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民生工程等項目進展困難的問題,是必然現象。解決當前這一突出的矛盾,主要是發展地方特色經濟,通過發展地方特色經濟,帶動民營中小企業發展,促進農民向中小城市創業、就業。同時,帶動農村發展、農業振興、農民致富。

各地的建設資金從何而來?應該主要來於民間資本,我國民間資本雄厚,經濟發展越滯后,老百姓儲蓄積極性越高,金融部門沉澱的資本越高。開發這一資本,主要要加強金融體制改革。目前我國金融體制改革嚴重滯后,資本流動不暢、流動不快,民間資本活力不強的矛盾相當突出。今后中國經濟的發展,僅靠國家投入,短時期應急放水手段刺激,是不可持續的,也是違背國情,違背科學發展觀的。

(責編:王昕)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