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馮友蘭多次撰文評價蔡元培:君子的人格與氣象【2】

2012年09月26日16:37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據田炯錦(1923年畢業於北大哲學系)說,有一次蔡元培出國訪問期間,北大教職員因向政府索發欠薪而罷教。政府補發后,即停止罷教並復課。但蔡元培回國后,大不以為然。曾召集北大教職員痛切地說:學校教育青年,教職員應為學生模范,豈可因索薪罷教,貽誤后生?因此,他堅決要求把罷教期間未為學生上課而領得的薪水,交出歸公。並斷言,如認為政府太壞,不能合作,盡可自動辭職,另謀他就。如大家都求去,亦可使政府驚覺反省。豈可既不辭職,又不盡教學責任,貽誤青年?於是,教職員接受了蔡元培的提示。“以此可見蔡先生作人處事之嚴正,從此再未發生教職員罷教情事。”

第三,有些人以為,所謂君子,必是規規於塵網繩墨之中,(規規,驚視自失貌。塵網,猶塵世。繩墨,比喻規距法度。這意思是說,君子一定會驚訝自己已陷於塵世的禮法束縛之中——引者注)必不能如名士之超然物外,瀟洒不群。馮友蘭認為,這“以為”也是錯誤的。因為,名士雖然超然物外,但也放棄了社會的責任,而君子則既能為社會盡應盡之責任,又能超然於物外。這由於君子做事,是因其當為而為之,並不是因其是可以致功名富貴而為之。他雖可以在功名富貴場中,但功名富貴並不在他的心裡。正如孔子所說:“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朱熹注:“不與,猶言不相關,言其不以位為樂也。”——引者注)

馮友蘭指出,蔡元培在民初即做部長,后來官做到院長。無論做多大的官,他總有“有天下而不與”的意思。他既在官位上,又能超越於官位之外。沈尹默說:“蔡先生是舊中國一個道地的知識分子,對政治不感興趣,無權位欲。”蔡元培在為官生涯中常常“難進易退”,並根據以上分析,得出結論明確說:“蔡先生是近代確合乎君子的標准的一個人。”

蔡元培不僅自己具有君子人格,作為教育家,他十分重視人格教育。他把培養“健全人格”,作為學校教育的目的。為此,他要求做到“處處要使學生自動”,他批評“通常學校的教習,每說我要學生圓就圓,要學生方就方,這便大誤”。他提倡“最好使學生自學,教育者不宜硬以自己的思想,壓倒學生身上”。他又說:“知教育者,與其守成法,毋寧尚自然﹔與其求劃一,毋寧展個性。”蔡元培力主通過“崇尚自然”、“發展個性”、“自學為主”的自由民主的教育理念來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

蔡元培還將“健全人格”、“完全人格”的培養,推廣到國民教育,認為國民的真假愛國主義取決於國民有無完全人格。他說:“蓋國民而無完全人格,欲國家之隆盛,非但不可得,且有衰亡之慮焉。造成完全人格,使國家隆盛而不衰亡,真所謂愛國矣。”並強調男女國民,都應具有“完全人格”,而不應有所區別:“完全人格,男女一也。”所以,蔡元培把“養成共和國健全人格”作為國民教育的目的。

蔡元培甚至認為對人格重視之不同,成了區分文明人與野蠻人之依據。“他認為野蠻人與文明人之大別在於人格觀念之輕重。”

蔡元培的“君子氣象”,在學生中廣受歡迎,反響很強烈。馮友蘭說:蔡元培之“所以得到學生們的愛戴,完全是人格的感召。”柳亞子先生在《紀念蔡孑民先生》一文中也說:“蔡先生一生和平敦厚,藹然使人如坐春風。”

在當年的北大,蔡元培的氣象和人格,終於轉化為新氣象,並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張申府概括地說:“在蔡元培校長的革新精神指導下,北京大學氣象一新,在全國教育界、學術界以及思想界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成為五四愛國運動的中心。”美國著名哲學家杜威高度評價說:“拿世界各國的大學校長來比較一下,牛津、劍橋、巴黎、柏林、哈佛、哥倫比亞等等,這些校長中,在某些學科上有卓越貢獻的,固不乏其人﹔但是,以一個校長身份,而能領導那所大學對一個民族、一個時代起到轉折作用的,除蔡元培而外,恐怕找不出第二個。”所以,馮友蘭對蔡元培氣象的論述與弘揚,對我們加強道德修養,進行人格教育,不斷提升人格,不無啟迪。

(責編:夏麗娟)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