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經濟之聲報道,專業數據機構麥可思公司最新發布的《201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在2011年畢業的大學生裡,有將近57萬人處於失業狀態,而這當中10多萬人選擇“啃老”﹔即使工作一年的人,對工作的滿意率也隻有47%。 |
中廣網北京11月1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報道,專業數據機構麥可思公司最新發布的《201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在2011年畢業的大學生裡,有將近57萬人處於失業狀態,而這當中10多萬人選擇“啃老”﹔即使工作一年的人,對工作的滿意率也隻有47%。
前不久,有一則《研究生畢業回家種地,老父氣絕服毒》的新聞引起人們的熱烈討論。人們對研究生是否應該回家種地有不同的觀點,但是大學生就業困難,已經是共識。
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高校畢業生達到680萬人,再加上往年剩下沒就業的,以及進城務工的農民和退伍復員的軍人,估計至少需要1300萬以上的新增崗位才能基本滿足需求。但目前每年新增的崗位距離這樣的需求還很遠。
但與此相伴的還有一個現象耐人尋味,那就是現在許多用人單位招不到人。一方面社會需要大量就業人員,一方面卻是不斷攀升的大學生待業人群。我們不禁要問,在我們的勞動力市場,供給和需求之間到底出現了什麼問題?
北京高教學會心理咨詢研究會理事長林永和認為,大學教育與社會需求脫節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大班上課,不講究個性化培養﹔傳統教學,不能與社會變化接軌﹔隻重知識,忽略通用技能培訓﹔缺乏實踐,永遠都在紙上談兵。這些都導致大學生進入工作崗位后適應能力不足,與職業要求存在巨大差距。這也是“企業求賢難,大學生求職難”局面產生的原因之一。
有媒體認為,大學生就業難,企業也難辭其咎。在招聘時,企業常常會附加各種專業以外的要求,比如外貌、性別、家庭、戶口等,以至於很多畢業生不得不走上整形之路。而某些企業的急功近利,對人才“不求天長地久,隻求一時擁有”的態度,也使年輕人失去了很多長線發展的機會。另一方面,很多大學生“眼高手低”,沒有以一個成熟的心態去找工作,也是導致失業的原因。
專家建議,新生一入學就應為自己定好職業目標,做好時間管理,提高學習效率,強化學習和訓練有用的技能,多參加與專業有關的實踐。另外,找工作時樹立一個合理的目標,擺正心態也很重要。
(報告稱近57萬2011年畢業生失業 逾10萬人選擇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