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時政>>聚焦十八大>>資料庫

中國共產黨歷史大事記(1921年7月—2011年6月)【4】

2012年11月05日17:28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        字號:
1941年
1月上旬 皖南事變爆發。奉命北移的新四軍軍部及所屬部隊9000余人在安徽涇縣突遭國民黨軍的包圍襲擊,遭受嚴重損失,軍長葉挺被扣押,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軍委新四軍分會書記、副軍長項英遇害。1月17日,蔣介石誣蔑新四軍“叛變”,宣布取消新四軍番號。中國共產黨採取軍事上嚴守自衛、政治上堅決反擊的方針,得到廣大人民和民主黨派以及國際輿論的同情和支持。1月25日,新四軍新的軍部在蘇北鹽城成立,陳毅為代理軍長,劉少奇為政治委員。至3月,國民黨頑固派的第二次反共高潮被擊退。
5月1日 經中共中央批准的《陝甘寧邊區施政綱領》正式發表。11月,陝甘寧邊區第二屆參議會召開,通過《陝甘寧邊區保障人權財權條例》、精兵簡政決議等,開明紳士李鼎銘被選為邊區政府副主席。
5月19日 毛澤東在延安作《改造我們的學習》報告。9月至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擴大會議,黨的高級干部開始學習和研究黨的歷史,從政治路線上分清是非,初步統一中央領導層思想,為全黨普遍整風作了准備。9月26日,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以毛澤東為組長的中央學習研究組,各地成立高級學習組。
6月 侵華日軍加緊對抗日根據地特別是華北抗日根據地的“掃蕩”和“蠶食”,敵后抗日根據地進入空前困難時期。晉察冀、晉冀豫、冀魯豫、山東和蘇北、蘇中、蘇南等根據地軍民創造了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破襲戰、圍困戰、水上游擊戰等多種武裝斗爭形式,充分發揮人民戰爭的威力,有效打擊了敵人。
8月1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於調查研究的決定》和《關於實施調查研究的決定》,決定設立中央調查研究局,收集和研究國內外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及社會階級關系各方面情況。
12月8日 太平洋戰爭爆發。9日,中國共產黨發表宣言,倡導建立太平洋一切抗日民族的統一戰線。同日,中國政府正式對日宣戰,同時對德、意宣戰。翌年1月1日,蘇、美、英、中等26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12月17日 中共中央發出指示,號召全黨全軍實行精兵簡政,克服抗日根據地財政經濟的嚴重困難。
12月—翌年春 在中共中央和南方局領導下,香港、廣東黨組織和抗日游擊隊秘密營救日軍佔領香港時被困的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界知名人士300多人,包括何香凝、柳亞子、鄒韜奮、茅盾、胡繩、夏衍、梁漱溟等,連同其他人士共800余人。
1942年
1月底—2月初 中共中央先后發布《關於抗日根據地土地政策的決定》、《關於如何執行土地政策決定的指示》,對減租減息政策及執行辦法做了更加明確的規定,各抗日根據地普遍開展減租減息。
2月上旬 毛澤東先后作《整頓學風黨風文風》(后改為《整頓黨的作風》)和《反對黨八股》報告,提出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整風運動在全黨普遍展開。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成立中央總學習委員會,毛澤東任主任。
5月 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文藝座談會。毛澤東發表講話,闡明革命文藝為人民服務首先是為工農兵服務的根本方向。
5月—6月 冀中抗日根據地反擊5萬余日、偽軍的“掃蕩”,殲敵1萬余人。
9月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關於統一抗日根據地黨的領導及調整各組織間關系的決定》,規定抗日根據地實行黨的一元化領導,中央代表機關及各級黨委為各地區的最高領導機關。
1943年
3月16日—2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通過《關於中央機構調整及精簡的決定》,決定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書記處主席﹔中央書記處由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組成﹔劉少奇參加中共中央軍委並任軍委副主席。
5月15日 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主席團作出《關於提議解散共產國際的決定》。6月10日共產國際正式解散,中國共產黨隨之解除對共產國際章程、決議所承擔的義務。7月,國民黨頑固派乘共產國際解散之機發動第三次反共高潮。中國共產黨領導解放區軍民掀起抗議斗爭,並得到國際輿論支持。第三次反共高潮沒有發展為大規模武裝進犯即被制止。
本年 敵后各抗日根據地軍民進行反“掃蕩”、反“蠶食”、反“清鄉”斗爭,保衛和擴大根據地,逐步度過嚴重困難局面。八路軍在華北與敵人作戰2.48萬余次,斃傷日、偽軍13.6萬余人,俘5萬余人,爭取偽軍反正、日軍投降6600余人﹔新四軍在華中與日、偽軍作戰4500余次,粉碎敵千人以上“掃蕩”30多次,斃傷俘日、偽軍3.6萬余人,爭取偽軍反正9300余人﹔華南抗日游擊隊也先后粉碎日軍“掃蕩”,鞏固和擴大了東江、瓊崖抗日根據地。
1944年
3月 華中新四軍取得車橋戰役勝利,殲滅日軍460余人、偽軍480余人,並解放淮安、寶應以東地區,使蘇中與蘇北、淮北、淮南各抗日根據地聯系起來。
5月11日 在豫湘桂戰場國民黨軍隊大潰敗的情況下,中共中央發出指示,要求在河南地區組織抗日游擊隊和人民武裝,建立抗日根據地。7月至10月,八路軍、新四軍先后建立和擴大豫東、豫中、豫西等抗日根據地,恢復豫皖蘇抗日根據地,加強了華中與華北、陝北戰略區的聯系。
5月21日—翌年4月20日 中共擴大的六屆七中全會在延安召開,選舉毛澤東、朱德、劉少奇、任弼時、周恩來組成主席團,毛澤東為主席團主席﹔決定毛澤東為中央委員會主席﹔在全會召開期間由主席團處理黨的日常工作,書記處及政治局停止行使職權。全會討論了黨的七大的各項准備工作,並在會議期間由毛澤東、任弼時等主持起草黨的歷史問題決議。
7月—8月 中緬印戰區美軍司令部派遣美軍觀察組進駐延安。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多次同觀察組成員談話,全面介紹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堅持敵后抗戰的情況。觀察組部分成員后曾到晉綏、晉察冀等抗日根據地考察。1947年3月,觀察組撤離延安。
8月18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外交工作指示》,闡明黨的外交工作的性質、內容和民族立場。全國抗日戰爭后期,黨已經開始“半獨立性的外交”工作。
9月4日 中共中央就東北地區工作發出指示,指出東北工作的開展不但關系未來中國局面至巨,而且已成為刻不容緩的緊急任務。
9月15日 中共代表林伯渠在重慶舉行的三屆三次國民參政會上提出廢除國民黨一黨專政、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此后,中國共產黨進一步闡明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具體步驟和方法。這一主張在全國各階層引起強烈反響,推動了民主運動的發展。
9月 中共中央警備團戰士張思德在陝北安塞燒木炭時犧牲。毛澤東在追悼會上發表后題為《為人民服務》的講話。
同月 美國政府派赫爾利以總統私人代表身份來華,后任命其為駐華大使。11月,赫爾利到延安,與中共領導人共同擬定《延安協定草案——中國國民政府、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協定》。協定提出成立民主聯合政府、聯合軍事委員會等主張,但被蔣介石拒絕。
11月 由八路軍第三五九旅主力4000余人加上中共中央選派到南方工作的干部共約5000人,組成南下支隊由延安出發,向豫、鄂、湘、粵敵后挺進,開辟新的抗日根據地。
12月 新四軍第一師主力由蘇中渡江南下,執行向東南敵后發展、控制蘇浙皖邊和發展浙東沿海地區的戰略任務。
本年 中國共產黨領導敵后軍民在華北、華中、華南地區發起局部反攻,殲滅日、偽軍近20萬人,收復大片國土,解放人口1700多萬。
1945年
春夏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抗日武裝繼續進行攻勢作戰,抗日力量和抗日根據地不斷發展,為轉入全面反攻、奪取抗戰最后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
4月20日 中共擴大的六屆七中全會原則通過《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黨內若干重大歷史問題作出結論,使全黨對中國民主革命基本問題的認識達到馬克思主義基礎上的一致。整風運動勝利結束。
4月23日—6月11日 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舉行。出席大會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補代表208人,代表全國121萬名黨員。毛澤東致開幕詞,向大會提交《論聯合政府》書面政治報告並作口頭報告,朱德作《論解放區戰場》軍事報告,劉少奇作《關於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周恩來作《論統一戰線》發言。大會制定黨的政治路線,確立毛澤東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總結武裝斗爭、統一戰線和黨的建設的經驗,概括了黨的三大優良作風。大會通過《對於政治報告的決議案》、《關於軍事問題的決議(草案)》等決議。大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章》增加“總綱”部分,闡明了黨的性質、宗旨、指導思想、組織原則等以及中國革命的性質、任務、動力和特點。大會選舉產生新的中央委員會。6月19日,七屆一中全會選舉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為中央書記處書記,毛澤東為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書記處主席。8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毛澤東為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彭德懷為副主席。
4月25日—6月26日 聯合國制憲會議在美國舊金山召開,通過聯合國憲章。包括中共代表董必武在內的中國代表團參加會議,並在憲章上簽字。
7月26日 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無條件投降。8月6日和9日,美國先后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彈。8月8日,蘇聯政府宣布對日作戰。9日,蘇聯軍隊進入中國東北,向日本關東軍大舉進攻。
8月9日 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后一戰》聲明。10日至11日,朱德總司令連續發布關於受降和對日展開全面反攻等七道命令。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向日、偽軍陸續開展了全面反攻。
8月15日 日本天皇裕仁以廣播“終戰詔書”的形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日本無條件投降。
8月下旬 中共中央提出“和平、民主、團結”三大口號,並接受蔣介石邀請,派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等赴重慶與國民黨代表進行和平談判。
8月 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成立。全國解放戰爭時期,中共中央還成立(或重新成立)了晉察冀中央局、冀熱遼分局、冀察熱遼分局、東北局、北滿分局、西滿分局、遼東(南滿)分局、東滿分局、華東局、華中分局、華中工委、山東分局、鄂豫皖中央局、中原局、豫皖蘇分局、華中局、華北局、南方工委、重慶(南方)局、南京局、上海分局、上海局、香港分局、華南分局﹔西北局、晉綏分局的組織機構繼續保持。
9月2日 日本投降簽字儀式在停泊於東京灣的“密蘇裡”號巡洋艦上舉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結束。9月9日,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儀式在南京舉行。10月25日,台灣地區日軍投降儀式在台北舉行,台灣結束日本50年的殖民統治,回到祖國懷抱。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成為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歷史轉折點。
在全國抗戰中,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人民抗日游擊隊對敵作戰12.5萬余次,消滅日、偽軍171.4萬人,其中日軍52.7萬余人,繳獲各種槍支69.4萬余支,各種炮1800余門。至抗日戰爭結束時,中共黨員發展到120多萬,人民軍隊發展到132萬,民兵發展到260萬﹔領導建立的抗日根據地有19塊,即陝甘寧區、晉察冀區、晉冀豫區、冀魯豫區、晉綏區、山東區、冀熱遼區、蘇北區、蘇中區、蘇浙皖區、淮北區、淮南區、皖江區、浙東區、河南區、鄂豫皖區、湘鄂區、東江區、瓊崖區,總面積近100萬平方公裡,人口近1億。
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據不完全統計,戰爭期間中國軍民傷亡3500多萬人﹔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國直接經濟損失1000多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多億美元。
9月19日 中共中央提出“向北發展,向南防御”的戰略方針,強調全黨全軍目前的主要任務是完全控制熱河、察哈爾兩省,發展和控制東北。為此,先后派出2萬名干部和11萬部隊挺進東北,包括10名中央委員(其中陳雲、高崗、彭真、張聞天為政治局委員)、10名中央候補委員。
9月21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擴兵與編組野戰軍的指示》。通過編組野戰軍或野戰兵團,從組織體制上完成了由游擊戰向運動戰的戰略轉變。
10月10日 國共雙方簽署《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規定了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並確定召集各黨派代表及社會賢達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商討和平建國方案。11日,毛澤東等由重慶返回延安。
1946年
1月上旬 國民黨政府代表張群(后為張治中等)、共產黨代表周恩來和奉命來華“調處”國共爭端的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后曾由吉倫接替)組成“三人會議”,會商解決國內軍事沖突及有關事項。先后就恢復交通、軍隊整編統編、東北停戰等問題反復磋商,達成部分協議。但由於國民黨沒有和談誠意,“三人會議”難以為繼,6月下旬之后不再活動。
1月10日 國共雙方代表正式簽訂停戰協定。
1月10日—31日 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召開,國民黨、共產黨、民主同盟、無黨派人士、青年黨代表參加,通過五項協議,限制了國民黨一黨專政、獨裁內戰的政策。
4月8日 參加政治協商會議的秦邦憲、王若飛從重慶回延安報告工作,因所乘飛機在山西興縣黑茶山失事而遇難。葉挺、鄧發等人同機罹難。
5月4日 中共中央作出《關於土地問題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將抗日戰爭時期的減租減息改變為“耕者有其田”政策,並指出解決解放區的土地問題是黨目前最基本的歷史任務。各解放區迅速開展土地改革運動。
6月26日 國民黨撕毀停戰協定和政協協議,以約30萬軍隊大舉圍攻中原解放區,新的全面內戰爆發。全國解放戰爭正式開始。
7月20日 中共中央發出《以自衛戰爭粉碎蔣介石的進攻》黨內指示。
8月上旬 毛澤東同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談話時提出“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論斷,闡明了從戰略上藐視敵人、從戰術上重視敵人的思想。
10月11日 國民黨軍佔領晉察冀解放區首府張家口。
11月21日 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會議,決定用“打倒蔣介石”作為最后解決國內問題的方針。
11月—12月 國民黨一黨包辦的“國民大會”在南京召開並通過“憲法”,遭到共產黨、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廣大人民和海外華僑的堅決反對。由於國民黨關閉和談之門,共產黨代表團部分人員撤回延安。
12月 中國共產黨領導北平學生掀起聲勢浩大的抗議美軍暴行運動,很快席卷全國,發展成為配合解放區戰場的反對國民黨統治的第二條戰線的斗爭。
1947年
2月 國民黨政府先后通知共產黨駐南京、上海、重慶等地擔任談判聯絡工作的代表全部撤回。3月上旬,共產黨駐上述三地人員分別撤回延安。國共關系完全破裂。
3月13日 蔣介石令胡宗南率25萬軍隊從南、西、北三面進攻陝北解放區。國民黨軍的全面進攻改為向陝北、山東的重點進攻。
3月18日、19日,中共中央機關和陝甘寧邊區部隊撤出延安,開始轉戰陝北。
3月29日 中共中央在陝北清澗棗林溝村召開政治局會議,決定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堅持在陝北指揮全國解放戰爭﹔劉少奇、朱德、董必武組成中央工作委員會,以劉少奇為書記,前往華北進行中央委托的工作。4月11日,中共中央決定葉劍英、楊尚昆率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大部分機關工作人員轉移到晉西北的臨縣地區,組成中央后方委員會,以葉劍英為書記,統籌后方工作。
5月1日 內蒙古自治政府正式成立,烏蘭夫為政府主席。1949年12月改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個省級少數民族自治政府。
5月20日 國民黨當局對舉行“反飢餓、反內戰”示威游行的學生進行鎮壓,在南京、天津造成血案。在共產黨領導和推動下,學生斗爭進一步發展為“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運動,席卷60多個大中城市。國民黨統治區人民運動風起雲涌。
6月30日 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強渡黃河,發起魯西南戰役,揭開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8月底,劉鄧大軍千裡躍進到大別山地區。
7月17日—9月13日 中共中央工委在河北建屏西柏坡村(今屬平山)召開全國土地會議。劉少奇主持會議,通過《中國土地法大綱》,規定廢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解放區掀起土地改革熱潮。
7月21日—23日 中共中央在陝北靖邊小河村召開擴大會議,著重討論了戰略進攻的部署和解放區土地改革、財政金融工作等問題。毛澤東提出計劃用五年時間(從1946年7月算起)解決同蔣介石的斗爭的問題。
秋—翌年底 根據全國土地會議關於整黨工作的部署,各解放區採取黨內黨外結合等方法,普遍開展以“三查”(查階級、查思想、查作風)、“三整”(整頓組織、整頓思想、整頓作風)為基本內容的整黨運動,使農村基層黨組織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獲得很大進步,黨同群眾的聯系更加緊密。
10月10日 解放軍總部發表宣言和67條口號,宣布解放軍即共產黨的基本政策,公開提出“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並發布《關於重行頒布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訓令》,統一規定全軍實行多年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內容。
12月25日—28日 中共中央在陝北米脂楊家溝村召開擴大會議,通過毛澤東所作書面報告,提出關於人民戰爭戰略戰術的十大軍事原則和沒收官僚資本等新民主主義革命三大經濟綱領等。
冬—翌年秋 解放軍利用戰斗間隙,從階級教育入手,運用訴苦(訴舊社會和反動派給予勞動人民之苦)、“三查”(查階級、查工作、查斗志)、“三整”(整頓組織、整頓思想、整頓作風)等方法,普遍開展新式整軍運動。
1948年
3月23日 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中共中央機關和解放軍總部部分人員在陝北吳堡川口東渡黃河,與葉劍英、楊尚昆率領的中央后方委員會會合,經晉綏解放區前往晉察冀解放區。4月到達西柏坡村(毛澤東5月到達),與劉少奇、朱德率領的中央工作委員會會合。中央工作委員會和中央后方委員會即行撤銷。
4月1日 毛澤東在晉綏干部會議上講話,指出中國共產黨在當前歷史階段的總路線和總政策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
4月30日 中共中央發出紀念“五一”勞動節口號,號召召開沒有反動分子參加的新的政治協商會議,籌建民主聯合政府。各民主黨派、各階層代表人士熱烈響應,通過各種渠道紛紛進入解放區,參與籌備召開新政協、建立新中國的工作。
5月9日 中共中央決定將晉察冀和晉冀魯豫兩個解放區及其領導機構合並,組成華北局(劉少奇兼任第一書記)、華北聯合行政委員會。8月,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組成華北人民政府。9月26日,華北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董必武任主席。
6月 中共中央華北局機關報暨代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創刊。翌年8月正式成為中共中央機關報。
8月 中共中央東北局在哈爾濱召開首次城市工作會議。9月15日,張聞天完成《關於東北經濟構成及經濟建設基本方針的提綱》,其基本思想為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的報告吸收。
8月—翌年9月 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和香港工委組織護送民主人士北上達20多次,沈鈞儒、李濟深、張瀾、黃炎培、章伯鈞等350多人,加上黨內干部共1000多人,輾轉到達北平,為新政協會議的召開提供了重要保証。
9月8日—13日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村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提出建設500萬解放軍,用五年左右時間(從1946年7月算起)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反動統治的戰略任務。
9月12日—11月2日 林彪、羅榮桓率東北野戰軍進行遼沈戰役,殲滅國民黨軍47萬余人,東北全境解放。
至11月,解放軍的總兵力增加到310萬人,國民黨軍隊的總兵力下降到290萬人。從此,解放軍不但在質量上佔有優勢,而且在數量上也取得優勢。中國人民革命的軍事形勢達到一個新的轉折點。
9月16日—24日 華東野戰軍進行濟南戰役,全殲守敵10.4萬余人,解放濟南。
9月20日 中共中央作出關於健全黨委制的決定,指出黨委制是保証集體領導、防止個人包辦的重要制度,要建立健全的黨委會議制度。
11月1日 中共中央軍委發出《關於統一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規定》,要求團和分區以上各部隊番號均冠以“中國人民解放軍”字樣。
11月6日—翌年1月10日 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組成,以鄧小平為書記的總前敵委員會,率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進行淮海戰役,殲滅國民黨軍55.5萬人。長江中下游以北廣大地區解放。
11月29日—翌年1月31日 林彪、羅榮桓、聶榮臻(1月10日組成總前敵委員會,林彪為書記)等率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第二、三兵團以及華北、東北軍區地方部隊進行平津戰役,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52萬余人,華北全境基本解放。其間,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是解放軍與國民黨軍主力進行的戰略決戰,共殲敵154萬余人。至此,蔣介石賴以維護其統治的主要軍事力量被基本消滅,解放軍進抵長江,全國處於革命勝利的前夜。
12月30日 毛澤東為新華社撰寫《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新年獻詞。
本年 中共中央連續發出指示,要求在全黨各級組織中建立請示報告制度,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
分享到:

(責編:劉凌)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