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世珍寶“汝官窯裹足洗”驚現寧波的消息一出現,一石激起千層浪。而這件珍寶的擁有者就是寧波收藏家施利君。這件傳世珍寶的出現不僅吸引了國內的古玩收藏家、金融投資商、企業老板,更是讓大洋彼岸的古玩收藏家紛至沓來。 |
出乎意料的相遇
27年前,也就是1985年的冬天,20歲的施利君去河南平頂山參加一個培訓班。在和當地的一位同學一起閑聊時,同學知道了施利君喜歡收藏,於是他們趁著培訓的空當來到這位同學家邊上一個老先生家。因為臨近春節,施利君懇請老先生為自己創作兩副春聯。在施利君欣賞老先生作品時,發現四五個堆在一起的瓷器,就拿起其中的一個問老先生:“這是青瓷嗎?”“小伙子年紀輕輕也懂得瓷器?”老先生反問他。“跟我祖父學的,挺喜歡的。”施利君回答。看著施利君對這些個青瓷愛不釋手的模樣老先生爽快的讓施利君拿走。
“老先生告訴我,一個下完大雨的午后,他經過村庄附近的一個山坡,在一棵大樹下發現了這堆瓷器。就它們帶回了家,也算不清多少年了,一直放在書房裡。因為拿了老先生給的幾件瓷器,我就把隨身佩戴的和田玉給了他。另外的兩副對聯我付了20元錢。”施利君說。這樣一件絕世珍品,就在不經意間被施利君帶回了。
曲折的評鑒之路,科學分析得定論
2004年夏季的一個雨天,施利君與往常一樣在收拾瓷器。那個擱在櫃子角落的“青瓷小碟”再次進入了他的視線。
雖然施先生自己就是國家級玉器鑒定評估師,浙江省瓷器玉器鑒定評估的專家,但是個性嚴謹的他,通過多種途徑,尋求能識別“汝官窯裹足洗”真面目的權威專家。
在杭州,他找到了在古玩收藏界頗有聲望的王岳祖和阮利章兩位老師。兩位老師根據其釉色、胎骨及工藝,認為這是一件非常難得的汝窯裹足洗。但是兩位老師還是推薦施利君去汝窯產地河南,請國家級專家作權威鑒定。施利君也不敢想這是真的如此,於是沒有多琢磨,鑒定的事也就耽擱了下來。
2005年3月,施利君在鑒定別的瓷器時,又請浙江省考古研究所朱伯謙研究員順帶給這件“疑似汝窯”作鑒定。朱伯謙老師對“青瓷小碟”下的結論也同王岳祖和阮利章兩位老師一樣,認為是“北宋寶豐清涼寺汝官窯之精品”。但嚴謹的施利君仍然對這件“小碟”的身份仍然不能釋懷。
於是,施利君懷著忐忑的心情帶著“青瓷小碟”找到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古陶瓷研究會會長趙青雲先生,正是他在1987年主持發掘寶豐清涼寺汝窯工作。經過趙先生嚴謹的鑒定,他確認施利君手上的這件“青瓷小碟”就是北宋汝官窯珍品。不過,他還是建議他到復旦大學現代物理研究所、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找承煥生教授,用“無損質子激發X熒光技術(PIXE)”測試方式對瓷器作化學組分析,以得到科學和權威的結論。
聽了趙先生的話,施利君還是不敢多想,於是, “青瓷小碟”再一次被擱到了一邊。
經過趙青雲的介紹,他與復旦大學的承煥生教授取得聯系,而且隔三差五的會帶上幾件藏品請承教授鑒定,但是他卻從沒有帶上這件青瓷小碟。
施利君清楚地記得2010年3月2日那一天,他准備將自己的另兩件藏品拿到上海鑒定。臨出門,他又瞟到了那個小不點“青瓷小碟”,這次他順便帶上了它。
這一次走進這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應用離子束重點實驗室,施利君比以往更興奮又擔心,已熟悉了檢測程序的施先生很清楚,如果是真品,一般要經過三道檢測,這第一道關都沒過,肯定是贗品。而且,自從這個實驗室建立后,有過不少疑似汝官窯的古玩珍品來這裡鑒定,用“無損質子激發X熒光技術(PIXE)”測試方式對瓷器作科學數據分析,但最后得出的結論卻是都非真品。
承教授首先把“越窯碗”和“越窯魚”先后裝在分析儀的支架上固定檢測。很快,承教授就把它們拆下來了。接著,就輪到檢測這個被順便捎上的“小不點”了。
第一道關過了,第二道關也過了,在來到第三道檢測的時候,施利君的心跳開始加快。后來,承煥生教授用眼睛盯著他足足有幾十秒,終於沖口一句:“你小子有福啊!”施利君第一反應就是拿起手機給老婆打電話報喜。做完數據分析后,承教授把“青瓷小碟”還給了施利君,破例沒有當場給施利君出鑒定報告,而是告訴他,數據還得與北宋汝官窯洗的含量元素再次與比對作分析,讓他回家等消息。施利君抑制住內心的喜悅,雖然想向圈內的朋友們報喜,,但是他克制住了。3月5日上午,終於承教授打來電話讓他去取報告,施利君跳上車,直奔復旦。施利君說,承教授連中飯也沒吃,再次拿起“青瓷小碟”作鑒定。很快,檢測報告書上出現了確實是“北宋汝官窯洗”字樣。給出的結論為:數據表明,釉的化學成分與河南清涼寺出土的北宋汝官窯樣品符合良好,微量元素強度的相關性與汝官窯的標樣也一致,沒有發現現代仿品常出現的雜質元素。據承教授介紹,這是他近20年來,檢測過的超過萬件的“汝窯”,唯一一件讓高科技測試完全認定的北宋寶豐清涼寺汝官窯精品。
這些凝聚著中華民族智慧和傳統文化的歷代傳世珍寶,應該完整的向世人展示自己的魅力與滄桑,讓人們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