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營養餐計劃啟動了一年,孩子們都吃得飽吃得好嗎?營養改善明顯嗎?本報記者日前赴雲南、寧夏、湖南、江西、黑龍江等地展開調查。 |
吃飽吃好
要有米有鍋 還要有人管
對寧夏同心縣王團鎮中心小學校長王正虎而言,現在有兩個大問題困擾著他,由於國家規定了免費午餐的費用,每一分都要吃到學生肚子裡,卻沒有規定如何讓學生吃到。因此,如何維持食堂的運轉就成了第一個難題。
由於推行免費午餐,水電等各種費用算下來,每位學生一個學期增加了大概300元左右的花費,學校不得不擠出大量的公共經費用於免費午餐。再加上新學校為了保証學生的取暖,全部採用了暖氣,每天燒煤便是2000元,因此財力上可謂捉襟見肘。“我們學校還不錯,至少硬件很好,像我過去所在的倒墩小學,便隻能改造教室做食堂。”王正虎說。
另一個大難題是師資問題。不少農村食堂都缺乏專門人員,為了節約成本,隻能由老師兼管。這對於教學質量的提升,乃至老師自己的生活,都是不小的影響,王團鎮中心小學五(四)班班主任王玉紅告訴記者,現在食堂的監管員是上了年紀的老師兼顧,沒有工資,隻能憑著一份責任。王正虎坦言:“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原本還希望能夠改進飯菜質量,給孩子們多一些口味的選擇,都隻能是一個想法。”
王正虎的困惑,並不特別。在調查中記者發現,河南省26個試點縣中,僅有9.1%的學校有食堂,而90%以上的學校隻能採取市場招標、企業介入、課間加餐的方式實現營養改善。且不說現有食堂的條件規模與標准化食堂要求有不小差距。在目前的建設推進和將來的持續運轉上,都面臨錢和人的雙重制約。
營養改善專款專用,一分都不能挪作他用。如果把營養餐比作米,把食堂供餐形式比作鍋,這鍋飯做好,要有米有鍋,更要有人管。
據介紹,2011年中央已安排食堂建設專項資金。但是,一方面建設和管理工作量仍然巨大,試點縣多屬於集中連片的困難地區,對眾望所歸的食堂供餐形式,從招投標到業務培訓、日常運轉,再到未來數量龐大的炊事人員工資,所有這些經費如何落實,從何落實是個問題。有地方官員提議,如果讓地方財政解決,由哪一級財政出資,都需要更加明確的指導意見。
記者注意到,在縣鄉一級負責營養餐工作的多為兼職,管理的卻是關系到資金安全和食品安全的大問題,專職人員的匱乏將成為長期持續發展的一大隱患。此外,發展食堂,還涉及場地、安全等諸多問題,而這些,已經不僅僅是錢能解決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