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下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賈慶林代表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作工作報告。中新社發廖攀攝
大公網3月3日訊(記者 王宇)十二屆全國政協一次會議開幕式上,政協主席賈慶林多次提到協商民主。協商民主之所以成為熱詞,與中共努力推進民主制度建設分不開,也是中國民眾民主意識發展的產物。簡單探究中國的協商民主制度,發現其在以“小步快走”的方式擴大和進步著。
內地官方媒體新華社3月2日發布了一則兩會旁聽制度的報道。該報道使不少人在關注委員們參政議政之余,也留意到了似乎被忽視的會議列席與旁聽席。他們中許多人其實是正在成長的民主建設力量。
兩會的列席與旁聽制度,可追溯到1989年。列席者通常是政府和軍隊中的高級成員、法院檢察院的高級法律人士等。他們是國家機器維持正常運轉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要充分了解兩會上的社情民意並上傳下達。
與列席制度相比,旁聽制度的優勢在於能提供更廣泛的渠道來凝聚民意、展示合作。按照內地法律的相關規定,政協全體會議可邀請各國使節、新聞官旁聽,也可邀請“有關人士”旁聽。
“有關人士”的定義雖然模糊,但模糊中卻有很大的想象空間。20多年來,旁聽政協全體會議的人員包括海外僑胞、各國駐華使館官員,還有著名的企業家和社會活動人士。最為外界熟知的案例當屬陳光標。自2000年以來,他一直是政協會議的“旁聽者”。
旁聽席上的外賓來自五湖四海,從會議中他們能讀出鮮活的法治中國,更可以感受到中國社會的進步。比如韓國駐華大使李揆亨在會議上,從頭到尾都在認真“研讀”發到手裡的政協報告。而陳光標等民營企業家和社會活動家旁聽會議,便於他們更好理解國家大政方針的制定,真實地傳遞民眾信息。這是對代表和委員聯系群眾制度的有益補充。
旁聽席沒有資格提交提案議案,但可列席會議並提出意見和建議,不過不能進行相關討論。盡管如此,陳光標每年都帶著建議“上會”。他提出的很多建議亮點突出,吸引眼球,並且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比如建議增收富人遺產稅、環境保護稅﹔設立“全國節約糧食日”等。
陳光標的個案詮釋了一個簡單的道理:除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之外,中國民營經濟人士、社會活動人士和民眾參政的空間還很大。旁聽席其實是實踐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應當更加重視,拓寬資源,使其發揮應有的作用,達到理想的效果。
外界也注意到,政協會議的旁聽制度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進步在逐步變化。除了每年全國兩會之外,地方兩會上的旁聽席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生面孔”。
今年1月山東省政協會議上,首次邀請10位群眾代表首次作為“旁聽委員”參加會議,其中包括殘疾人、80后,甚至還有90后。他們帶著自己的建議來到會議現場,和政協委員們積極互動。根據山東省政協辦公廳相關人士介紹,一旦建議被政協委員採納,就會形成提案。這就將可能進入辦理程序。
中國兩會的旁聽制度在探索中發展,並日益完善。在進步的同時也應該看到差距。西方旁聽制度的先進經驗,也值得內地學習。比如日本參眾兩院都將“群眾席”作為旁聽制度化的產物加以實踐,同時在程序上加以細化和管理。群眾席分為介紹席和自由席。入介紹席的必須持有議員介紹的旁聽証,入自由席的必須持有按順序排座位的一般旁聽証。無疑,這種有規律、有程序、有制度保障的旁聽制度讓一般民眾了解並參政的機會大大增加。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隨著協商民主建設的拓展與深化,中國兩會的旁聽制度將更加完善和成熟。旁聽者不是社會進步的旁觀者,他們是一支不可忽視的民主建設力量,將更有力推動現代化中國的快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