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僑報》3月2日文章,原題:關注中國兩會,期待更多“牛肉”。因為是換屆年,這場中國人一年一度的“政治盛會”在今年尤其受到外界關注。
大陸的官方媒體早早地就列出了“最受百姓關注的兩會議題”清單:從國家領導人選舉到政府機構改革,從反腐到社會公平機制的建立,從民生期待到經濟轉型,從“明星”式代表和委員的雷人言行到會風的轉變等等,一句話,從內容到形式,似乎均是百姓關注的熱點。
事實上,改革開放至今的三十多年中,無論是中共的代表大會還是全國人民的代表大會和政協協商會議(也就是人們通稱的“兩會”),雖然每屆每次都有不少變化,但其總的趨勢是,越來越“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透過這樣的會議,外界既看到了中國政治的穩定性,也感受到了中國政治制度的變化與進步﹔既看到了經濟發展給中國人政治生活帶來的影響和活力,也感受到了人們在法律框架下對政治體制“求變”渴望。
關注或者觀察“兩會”,不同的群體、組織機構和個人當然會有不同的視角、不同的心態、不同的認知方式和不同的目的。就拿今年報名參與報道的中外媒體記者來說,有看門道的,更有看熱鬧的﹔有關心實質內容的,也有隻關注那些外在形式的﹔有人關注會議的結果,有人關注過程,有實話實說的,也有曲意解讀的,這促成了報道的豐富性、多元化,也使信息變得復雜和渾濁,讓受眾“眼花繚亂”。
從以往的情況來看,大陸的“兩會”既是一個密集的“政策發布會”,也是各種觀點交鋒、碰撞的“討論會”,議題很多,熱點很多,面對如此強大“信息場”,我們該關注什麼?又期待什麼?
我們以為,首先不必將注意力集中在那些與會議形式相關的東西上。對於參與報道的媒體人來說,減少或消除“獵奇”和看熱鬧心態很有必要。試想一個擁有數千社會精英參與的盛會,各種各樣的言辭都會有,若抱持“獵奇”心態看“兩會”,那肯定是無奇不有。
而對於那些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而言,“雷人”的話誰不會說?但在何時何地說,卻大有講究。在一個決定國計民生大政方針的會議上,如果參會者隻站在個人立場上發表一些“嘩眾取寵”的言論,沒有實實在在地去為百姓渴求解決的問題出謀劃策,不能“老成謀國”,那是不是一種失職甚至瀆職呢?
如果有太多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長期停留在“發發牢騷”、“飆飆言”上,是否表明參政者的政治素質依然有待提高?是否表明中國真正的民主政治環境尚未形成呢?以這樣的政治素質和環境來推動並實施政改,會成功嗎?
我們期待中國有更多的社會精英參與到社會管理和政改中去,但把參政平台當作表達個人意見的渠道和“耍酷”的舞台,把“代表”或“委員”這樣的政治身份等同於個人身份,這必須予以警惕。媒體當然也不應成為這樣聲音的“傳聲筒”。
其次,我們既要關注政府過去做了什麼,兌現了多少承諾。還要關注政府未來能做什麼,有什麼措施保障目標的實現。“兩會”的會期是否縮短不重要,會議期間制定了哪些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政策或施政目標更受人關注﹔政府施政報告是長是短不重要,報告中有多少“牛肉”更受期待﹔中央部委變大或縮小不重要,這些部委能否經過改革實現事權統一、提高效率、盡職盡責更重要﹔“兩會”上收到的議案和提案是多是少不重要,哪些議案提案能高瞻遠矚、深謀遠慮、切實幫助中國解決當前亟待解決的“國脈民瘼”問題很重要。
比方今年來說,民眾普遍關注的問題其實都很清楚,是反腐敗與政治改革問題,是貧富差距與收入分配問題,是通貨膨脹與樓市調控問題,是空氣污染與灰霾治理問題,等等﹔關鍵不在於如何空談問題,而在於如何拿出行之有效的治病藥方以及行動措施,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牛肉”。
“兩會”是中國特色的,是世界獨一無二的,或許,因為如此,這樣一種民主政治方式常常不被西方政治文化所接受,也不斷受到來自西方輿論的詬病,而也正因如此,堅守並不斷完善“兩會”制度顯得尤為珍貴,提升代表們參政和議政質量顯得更加意義重大。
(編輯:蕭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