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3月6日電 英國《金融時報》今日刊發文章,認為中國資金外流的趨勢已發生明顯逆轉,衡量資金流入的一項關鍵指標在今年年初創下漲幅新高,表明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已重燃信心。本網摘錄如下:
根據中國央行昨日公布的數據,中國金融機構1月新增外匯佔款6840億元人民幣(合1100億美元),創下單月外匯佔款增量新高。
中國新舊兩代領導人順利實現權力交接,提升了對人民幣資產的需求。已於昨日開幕的中國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下周將選舉國家主席,標志著這場權力交接的完成。
隨著已低迷兩年的中國經濟在去年第四季度出現反彈,中國股市和房地產市場回暖,也推動了資金的流入。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大中華區研究主管王志浩(Stephen Green)表示:“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正在上升,中國貿易順差擴大,人民幣升值預期回歸。”
但有跡象顯示,資金向中國回流的速度可能在放緩。一方面,中國主要股指——上証綜合指數在經歷了上月的大幅下挫后、今年累計漲幅僅2%﹔另一方面,中國政府已推出嚴厲措施,為房地產市場降溫。
即將離任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昨日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今年政府確定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7.5%左右,與去年一樣。去年,中國經濟增長率為7.8%,創下10多年來最低值。盡管多數分析師預測,今年中國經濟的表現將更好,但溫家寶警告稱,實現這個增長目標需要付出艱苦努力。
去年中國的資本賬戶赤字1170億美元,這是該賬戶自1998年以來首次出現赤字。造成這種現象的一小部分原因是資本外逃,但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國企業去年決定持有外匯、而不是像往年那樣馬上將外匯兌換為人民幣。譯者/梁艷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