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鎮化是中國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而“人的城鎮化”是城鎮化的核心。如何讓“農海歸”、農二代、留守兒童等三大重點人群分享城鎮化的紅利,成為兩會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
國家統計局的調查表明,截至2011年,新生代農民工總人數已達8487萬,佔全部外出農民工總數的58.4%。“80后”“90后”新生代農民工已成為農民工主體。
這些“80后”“90后”農民工常年在城市裡忙碌,不再“亦工亦農”,可是他們並不是城裡人,他們是農二代,在城市還缺少歸屬感。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科院農村問題研究所原所長張曉山說,讓新生代農民工融入城市,一方面要在觀念上接納他們,真正給予他們平等待遇﹔另一方面要在能力上對他們進行培養,使他們的能力和社會發展方向的轉變、產業升級換代的需要相符合。
全國人大代表譚之平也是農二代,16歲輟學務農,19歲到武漢打工,22歲重返校園接受職業教育。她說,職業教育是改變農二代命運的突破口。為更多新生代農民工提供適用的、適應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所需要的職業教育,是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去留問題的很好途徑。
阮永川說,農二代對工作期望值較高,就業流動性較大。他們流動在各城市之間,繳納社保時斷時續,將來社保將成為嚴重問題,建議政府盡快完善對新生代農民工的社會保障機制。
據全國婦聯統計,中國農村因父母出外打工而產生的留守兒童已有5000多萬人,並呈繼續增長的趨勢。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已成為不可忽視的普遍性社會問題。
他們是農村娃,可城市是父母工作的地方。他們不少人進過城,可也往往隻在暑假、寒假。很多人幫助他們,衣服、食物、問候……可父母的擁抱和溫暖別人給不了。
全國政協委員唐瑾說,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根本之策在於盡快進行戶籍制度改革,打破城鄉“二元體制”。隨著城鎮化的建設推進,應逐步取消與戶籍相關的教育、醫療、住房等各種城鄉差別制度,使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享受與城市孩子同等的待遇。鼓勵更多的進城務工農民將子女帶在身邊生活、學習和照看。
作為全國道德模范的譚之平也很關心留守兒童。“從我們義工社每年幫扶的200多名留守兒童身上,我發現這些孩子的性格普遍比較孤僻,膽小。”她呼吁,創造更多條件讓農民工回鄉就業,為了家庭的幸福,也為當地的城鎮化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