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份報告宣布,在立法為民理念下,中國最高立法機構五年來通過了法律草案、法律解釋草案和有關法律問題的決定草案86件,並出台一批支架性法律,確保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如期形成並不斷完善。 |
兩會是十八大后,最具規模的一次盛會,會上代表和委員提出的許多重要議題都是社會熱點,下面列舉出近期幾大關注熱點(盤點不斷補充):
提交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查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報告提出,今年我國將穩步推進價格改革。價格改革的方向是什麼?將對百姓生活產生哪些影響?記者採訪了參加兩會的代表和委員。
醫患不信任導致了撒網般的檢查,醫患矛盾則讓醫生不敢承擔風險,延誤或推諉患者。“按說隻要有1%的希望,醫生就要盡100%的努力,但因怕糾紛,一些醫生一遇難題就放棄。”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衛生廳廳長李利說,醫學是實踐科學,不敢探索,疑難雜症可能永遠治不了,醫學不可能進步。
更令人擔憂的是,因為執業環境差,一些醫生、醫學生開始放棄醫學事業。調查顯示,近八成醫生“不讓子女從醫”﹔北京市醫學院校本科生中,願意從事臨床醫學的隻有一半。
“醫患矛盾中沒有贏家。”一些代表委員表示,醫患矛盾突出,不僅損害雙方的信任,而且影響醫學的發展,最終受害的是全社會和所有人。
三、“農海歸”、農二代、留守兒童——代表委員熱議“人的城鎮化”三大重點人群
隨著內地城市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西部農民工從東部沿海返回中西部家鄉,成為“農海歸”一族。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去年,本地農民工的新增數量歷史上首次超過外出農民工的新增數量。這些回流的精壯勞動力不僅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血液,更是促進城市化的人性化材料。但同時,一些生在農村,長於城市,已經適應了城市生活的農二代如何突破思想和生活習慣的束縛,適應新的社會發展變革和生存環境成為城鎮化的一大重要公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