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裴長洪委員分析,國際上通常用兩個指標來評價一國財政風險:一個是赤字率,即赤字佔GDP比重不超過3%﹔另一個是國債余額佔GDP比重不超過60%。 |
湖南2013年開建各類保障房33.3萬套。圖為湖南省會長沙一處新建的保障性住房。新華社發
2013年我國赤字規模將增加至1.2萬億元,這意味著赤字率連續三年降低之后首次擴增。如此數量級的財政赤字,會給國民經濟運行帶來怎樣的影響?又將對老百姓的生活起到什麼樣的作用——根據預算報告安排,2013年全國財政收支差額將達到1.2萬億元,較2012年增加4000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赤字8500億元,比2012年增加3000億元。
為什麼要安排這個數量級的赤字?1.2萬億元赤字安全嗎?怎樣處理好赤字與厲行節約的關系?
赤字率“三連降”后再擴增
2013年赤字1.2萬億元,是在赤字率連續三年降低后,首次擴增。
“適當增加財政赤字和國債規模,保持必要的支出力度,有助於拉動經濟增長。”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委員說。擴大赤字、減稅增支,是積極財政政策發力的主要表現,也是我國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遏制經濟下滑的成功經驗。
2008年底我國開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應對國際金融危機,2009年的赤字9500億元,赤字率逼近3%。2010年,我國赤字規模進一步增至10500億元,后來預算執行中削減了500億元,赤字率降至2.5%左右。2011年我國年初預算將財政赤字下調為9000億元,執行中又減縮了500億元赤字,赤字率降至1.8%左右。2012年,赤字規模再度下調至8000億元,赤字率也降到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