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囧”為哪般?
“拿不出確鑿証據,是維權難的重要原因之一。”全國政協委員、吉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杜婕說,比如食品類消費,消費者吃完肚子痛才知道有問題,沒有証據隻能吃啞巴虧。
杜婕認為,維權費用高、渠道不暢,也阻滯了很多消費者維權的積極性。她說:“雖然國家不斷暢通維權渠道,但絕大多數消費者,對於較小金額的權益受損,通常採取‘算了’的做法,以免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成本。”
目前,解決消費糾紛的主要途徑有協商、消協調解、行政調解、仲裁和訴訟等五種。郭乃碩認為,最好的辦法是商家和消費者友好協商,“但一些商家往往為了眼前利益,寧願犧牲品牌形象。”他說。
“維權困難,程序也太復雜。”全國人大代表、華夏董氏兄弟集團綏棱農場執行董事董配永說,現實中,監管部門對不同類型侵權行為的維權途徑缺乏明晰規定,致使消費者往往求助無門。
保修3年、6年、終身保修……商家的承諾都很好聽,執行中往往百般推托。郭乃碩說,比如一些產品出現問題需要返修,商家經常會要求消費者支付更換零部件費用,消費者很多時候並不堅持主張,或者干脆重新再買。
從市場“病根”入手
商家急功近利,監管流於形式,消費者患得患失……代表委員認為,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還不成熟,公平、誠信的市場氛圍還沒有真正營造起來,在這個階段必須重執法、監督、規范、懲處,從“病根”入手逐漸打造健康市場環境。
郭乃碩建議,建立完善的保護消費者權益機制,當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時,對其合理訴求要充分保護,對不法商家要加大懲治力度。
“要把促進消費和保護消費有機結合起來。”杜婕說,這是市場機制不斷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她建議,進一步健全法規、規章,特別是在一些新興的消費業態,如信息消費、文化消費、金融消費中,要防止詐騙、誘導消費等行為。
董配永認為,打通消費糾紛解決渠道,關鍵是要建立“金字塔”式消費維權結構,“塔基”是友好協商。
“受侵害的消費者也應勇敢捍衛自身權益。”杜婕說,消費者越是嫌麻煩、不當回事,越是滋長部分商家僥幸心理。
代表委員建議,綜合運用輿論監督力量,督促商家誠信經營。“抓住病根治病痛,隻有不斷營造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讓消費者不必再維權,才是治本之策。”杜婕說,要走的路可能很長,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