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發言人傅瑩在回答記者有關加強對政府全口徑預算的審查和監督問題時說,“要把政府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都納入預算和決算,要把政府花的每一筆錢都納入監督中。”並強調“這是落實依法治國方略的一個重要舉措”。傅瑩說得好!傅瑩的回答表達了民意,體現了人民的期盼。
那麼,到底如何才能實現“把政府的每一筆錢都納入監督中”呢?
從目前我國預算監督體系來看,主要有人大監督、審計監督、財政內部監督、國庫監督以及社會輿論監督。各種監督都有其特點,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從強化預算監督的薄弱環節出發,盡快建立國庫單一賬戶制度,進一步加強實時、逐筆的國庫事中監督,對於真正“把政府的每一筆錢都納入監督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將政府所有收支都納入國庫單一賬戶,實現政府資金“國庫一本賬”,是“把政府的每一筆錢都納入監督中”的基礎和前提。
在我國,實行“一級政府、一級財政、一級國庫”的管理體制。通俗地說,各級國庫就是各級政府的“錢袋子”。實行全口徑預算決算后,按預算管理要求,各級政府的一切預算收入,都應當繳入國庫﹔各級政府的一切預算支出,都應當經國庫統一辦理撥付。通過國庫收支業務的核算,應該能集中反映各級政府所有收入、支出以及庫存增減變化的狀況,並在這種“會計反映”中發揮“會計監督”的職能。
然而,由於一些因素的影響,當前我國政府財政資金呈現分散存放、多頭管理的狀態。政府相當一部分資金並未繳入國庫,國庫內外資金實行不同的方式管理。一般而言,國庫內的資金能夠嚴格按照預算管理和國家規定的收支流程辦理,但對於未繳入國庫的政府資金,因其大多存放在財政專戶之中,這些存放在財政專戶中的資金究竟何時支出、支出多少、支付給誰,由不同的部門所決定,因而導致一級政府很難全面、准確、及時了解自己究竟有多少錢,這些錢在哪裡,是否安全。此外,由於預算管理的“碎片化”,預算內容不全面、不具體,粗線條的預算“天書”,外行人看不懂,內行人看不明白。其結果:一是一級政府很難有一份詳盡而統一的財務報告,財政收支活動透明度不高,難以對政府及其有關部門進行有效的預算監督﹔二是眾多的資金賬戶助長了預算執行的隨意性,各種財政機會主義行為(腐敗、違規、低效率、浪費與缺乏透明度等)時有發生。
為此,應當盡快建立真正意義上的國庫單一賬戶制度,將政府所有資金都集中反映在“國庫一本賬”中,收支運轉實行“兩個直達”,即所有政府收入都由納稅人或繳款人賬戶直接繳入國庫單一賬戶,所有政府支出都由國庫單一賬戶直接支付給商品或勞務供應商賬戶,這是國際通行做法,也是“把政府的每一筆錢都納入監督中”的基礎和前提。
政府資金全部納入國庫單一賬戶,資金可實現封閉運行,全程實時監控,每一筆收支信息都能清楚、全面地得到反映﹔加之收支業務“兩點一線”,路徑短、環節少、成本低、周轉快,資金運轉使用中的“跑冒滴漏”、運行效率不高等問題可以有效避免。同時,國庫能按最細化的政府收支分類科目核算每一筆收支業務,可以為監督政府每一筆錢提供可靠、完整、清晰、及時的數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