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15日電 領導一句話,審批幾個章,銀行就能放貸、項目就能投產。參加兩會的代表委員呼吁,當前我國產能過剩問題已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主管部門應從源頭規范項目審批流程,管好圖章,避免因決策不當導致產業布局失調、產能大幅過剩。
產能過剩:驚人的浪費
全國人大代表、錦州陽光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譚文華呼吁國家有關部門盡快出台《太陽能光伏行業准入條件》,遏制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盲目擴張,強化光伏產品監督和檢查,通過優勝劣汰,壓縮產能。
近年來,各地集中投資,光伏產業“虛火上升”,產能已經比全世界的總裝機量還多。一哄而上的結果,是光伏企業患上了嚴重依賴症:既離不開政府的強力扶持,又過度依賴國外市場。產能過剩使整個行業步入寒冬,上萬億資金存在壞賬風險。
“不僅是光伏產業,整個工業中的產業結構不合理、產能過剩的問題已經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全國政協委員李毅中說。
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除多晶硅、風電設備外,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造船等傳統行業產能也存在大量過剩,氮肥、電石、氯鹼、甲醇、塑料等一度熱銷的化工產品也銷售困難﹔銅、鋁、鉛、鋅等有色行業生產形勢低迷,大型鍛件也存在著產能過剩隱憂。不少業內人士均表示,產能過剩將成為2013年困擾這些行業發展的主要風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