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些虧損央企的管理層年薪不降反增,如*ST韶鋼、*ST鞍鋼、焦作萬方、一汽轎車、中船股份、航天機電管理層年薪都在增長。央企高管薪酬究竟如何制定?為何企業經營虧損,高管收入不降反升? |
央企高管薪酬,與業績無關?
據媒體日前報道,截至4月15日,208家上市央企在2012年年報中披露了高管薪酬,中集集團總經理麥伯良以998萬元的年薪位列第一,8人年薪超過200萬元。其中有24家上市央企虧損400億。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虧損央企的管理層年薪不降反增,如*ST韶鋼、*ST鞍鋼、焦作萬方、一汽轎車、中船股份、航天機電管理層年薪都在增長。央企高管薪酬究竟如何制定?為何企業經營虧損,高管收入不降反升?
“員工薪酬與企業效益挂鉤”
張先生(北京某央企員工):
看過相關的報道,說企業利潤在下滑,央企高管收入還在增加,這種情況應該還不至於發生。因為有些上市公司披露的高管薪酬數據並不是他們真實拿到的數字。一線員工的工資也不一定能漲。
我們是一家制造類央企,像我們是有死規定的,業績不漲工資不能漲,薪金是跟著業績變化的,我們今年一季度新簽訂單沒完成任務,我們都降薪了。我有同學在別的央企,他們去年業績下滑了,工資收入也降低了。
高管的薪水國資委有規定,會考核,感覺大家水平都差不多,即使是中石油的董事長,薪水大概也就100萬元左右。現在媒體報道的很多是央企集團公司的高管同時在上市公司擔任職務的,上市公司披露的薪酬很高,動輒上千萬,但那都是概念,實際上他們都拿不到。
央企的二級企業高管薪水要高一些,因為要牽涉到激勵機制,我們二級企業老總可以年薪百萬,但總部一把手頂多隻能六十萬。另外二級企業有的是市場化運作的職業經理人,他們就是按市場定價了,三級企業跟外企就差不多。
“高管薪酬由國資委發放”
許保利(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研究中心研究員):
企業高管是指集團公司的正職、副職。他們的薪酬是根據《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暫行辦法》執行的。年初由高管正職同國資委簽訂經營業績考核責任書,年末,由國資委根據其業績完成情況發放。
高管薪酬即基薪與績效薪酬。基薪是崗位薪酬,固定不變。而績效薪酬則取決於經營業績。但是目前央企一級企業正職、副職的收入究竟是多少,國資委並未披露過,因此外界並不知道其具體拿多少錢。
有的央企高管也在集團公司下面的上市公司任職,但是按照國資委的規定,高管在下屬企業中兼職,不再另外領取薪酬。但是往往上市公司又會披露給予這些高管的年薪,往往數額都比較大, 這個錢究竟這些高管領沒領,如果沒領,放在了什麼賬戶進行管理也沒人知道,這些問題都需要進行厘清說明。
現在有的人說央企高管收入高,有的人認為低於市場水平,但究竟是多少,沒人知道。討論這個問題的前提是公開其收入,但這就像公開官員財產收入一樣很敏感。
“需改革公司治理制度”
祝波善(國資研究專家、天強管理顧問總經理):
關鍵的問題是央企高管的薪酬是怎麼定出來的,雖然國資委也有央企業績考核標准,但實際上,一級央企高管的薪酬基本水平是由國資委定的級別,是國資委發的“糧票”。一個100萬年薪的高管收入再怎麼考核也不會降到30萬,某種程度上,央企高管收入是和他們的官員身份聯系在一起的,而並不是經營考核等情況。
當然,有時年報數據並不能代表高管的真實收入水平。例如央企集團公司領導兼任上市公司職務很普遍,但這些高管在上市公司的薪酬一般最終都是轉移給了上級央企集團,他們是不能拿兩份薪水的,否則就是嚴重違規。
國資委對於央企薪酬管理還有個總額限制,現在雖然業績虧損薪酬上漲不合理,但有時央企經營做好了,由於國資委有工資總額管理限制,包括員工和高管在內的薪酬上漲也不會有什麼可商量的余地,這樣也不合理。
所以這歸根結底是一個公司治理的問題。按照道理說,公司高管收入是由董事會來定的,做得好拿得多,做得不好可降薪甚至去職,像職業經理人那樣,但目前在央企是無法執行的。這又牽涉到我們的干部管理制度, 因為很多央企高管是由中央任命的。所以說,怎麼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從公司治理制度上來改革。
■ 網友微觀
“工資不高,消費低嗎?”
老徐時評:2012年24家上市央企共虧損400億元。虧損這麼大卻還拒絕降薪。有的不但不降反而比上一年漲了73.5%。一位央企董秘給的說法是需要漲薪才能留住人才和激勵管理層,取得不錯的業績是因為對管理層大幅漲薪激勵所致。聽了這種解釋令人汗顏。
彭維湘:國企高管的工資,幾十萬、上百萬確實不高,但他們的消費低嗎?風險高嗎?旱澇保收嗎?如果是這樣,給我0工資我都願意干。民企企業家年薪再高,哪有這等好處?
求解事件:央企虧損表明國企並不特殊,並沒有一定要存在的理由。政府退出市場,讓民企來做,即便虧了至少也是自己的錢,而央企虧了卻是納稅人在堵窟窿。利益直接關乎生死,企業才會做得更好。
(原標題:央企高管薪酬,與業績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