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從2008年起,玩具出口一直在走下坡路,很難找到對策,隻能苦苦掙扎。”他說。在該行業做了二十多年的揚州大唐工藝品有限公司經理唐建新用四個字形容不少中國玩具出口企業的處境:“苟延殘喘。” |
在第113屆廣交會上,曾經佔據世界六成份額的中國玩具產業風光不再。在國內外多重因素制約下,一些出口導向企業已有日薄西山之感,“撐一天是一天”。
然而,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與出口前景的黯淡不同,中國國內玩具市場近年持續興旺,不少企業憑借電子商務、動漫產業鏈和自主品牌這“三板斧”,走上了產業轉型之路。
出口遇冷立足內需
在第113屆廣交會上,總部位於江蘇的中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玩具一部副經理李一凡回憶起上個世紀80年代的“十年輝煌”,很是感慨。這位老外貿說:“那時閉著眼都能掙錢。”
“但從2008年起,玩具出口一直在走下坡路,很難找到對策,隻能苦苦掙扎。”他說。
在該行業做了二十多年的揚州大唐工藝品有限公司經理唐建新用四個字形容不少中國玩具出口企業的處境:“苟延殘喘。”
“做一天算一天,我們公司去年與前年相比盈利縮減了近30%。”他說。
江蘇企業的境遇並非個例,中國玩具出口第一大省——廣東去年玩具出口金額同比下降8.32%,是2008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納入統計的20大類出口玩具中,11大類產品出口數量同比下降,而出口產品單價上升。廣東省玩具協會常務副會長李卓明說,協會的專項調查中,多家企業反映,2012年海外訂單減少15%至30%、生產成本增加25%。這一情況比2008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時還要糟糕。
外部環境不良並非中國玩具出口產業遇到的唯一問題。國內用工成本攀升、招工難、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升高同樣沖擊玩具產業。李卓明說,2012年中國玩具出口遇到的困難可以用“內外夾擊”來形容。
青島英貝特玩具禮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高海峰說,過去幾年,隨著公司勞動力成本增加,工廠工人數量從六百人逐步減至三百人。同時,工廠開始從省內的沿海城市轉移到內陸城市。
“我們在臨沂、濟寧、棗庄等城市建了二十多個加工廠,那裡的工價還便宜點。青島太貴了。”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