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借款人藉網絡平台發布借款信息,投資人受高息吸引借出款項,在國內經濟不景氣、民間借貸危機尚未完全消散的背景下,投資者趨之若?,業界人士卻擔憂潛藏著“危局”。 |
高利貸溫床
經過四五年的發展,網絡借貸平台已然成為民間借貸體系中一股新生的力量和渠道,不過時至今日,沒有人或相關機構測算過網絡借貸平台的融資規模,也沒有金融監管部門對此交易的風險進行過警示提醒,參與其中的各方似乎看到的都是利益,高利益背后的風險卻被忽視了。
目前來看,網絡借貸平台上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發布的貸款利率,與銀行貸款利率4倍相接近。但是網貸平台這種借貸方式及行為是否被認可及允許,以及對投資者的保護,現行政策和規范中都沒有提及一字。
“從現有金融政策法規角度來看,確實找不出與P2P網上借貸這種模式有直接沖突的地方,可以說它處在法律的灰色地帶。但由於網站不屬於金融機構。同時,國家對於民間借貸中介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所以並沒有將其納入監管范圍,存在一定的監管空白。”5月14日,上海銀監局一位匿名人士坦言。
在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看來,對民間小額借貸網絡平台首先應該予以保護,要更注意研究如何助其規避各種風險,借出方的風險主要來自借款人逾期不還款,網站的風險則來自多個方面。
郭田勇分析指出,網絡借貸如果監管不力,有可能產生非法集資的嫌疑,個體通過網絡向公眾集資的行為,參與的人少一些、金額小一些不會有問題,但也可能有一些極端的情況,有人開了幾十個賬戶,借走了幾百萬元不還,如何催收,網站能否擔起高額的違約金?
“國內的網貸平台是復制歐美模式,但在歐美國家體制完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保號碼,隻要查詢這個號碼,就能看到此人的所有信用記錄,信用記錄不良,無論在何種渠道都借不到錢,但在我們國家,身份証不具有這個功能,往往很多人擁有多個身份証乃至戶口,全國的信用評價體系尚未建立,所以同樣的網站,風險監管方面必須要有部門出來制定專門的規則。”5月15日,上海一位資深經濟法律師庄裕華表示。
網絡借貸平台的發起人同樣期待有明確的法律法規出台,便於做大這一平台時擁有制度和法律保障。
“我們的擔心是平台大量增加會不會使得其中的借貸變得更加魚龍混雜,而大量現金流的支付又無法監管,國家會不會以涉嫌非法集資、擾亂金融秩序等名義對這些網站予以取締。在設立網絡借貸平台之初有兩個產品作參考,一是淘寶網剛剛興起時,也有很多人說馬雲是騙子﹔二就是支付寶這類網上支付平台在成立之初也一直處於灰色地帶,沒有政策承認它,也沒有法律保護它。但這兩個產品的確提供了很多方便,並且需求是真實存在的,網上借貸平台也是如此。或許待《放貸人條例》出台,就會有個清晰的答案。”程子峰表示。 記者 胡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