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24日13:30來源:北京日報字號:
摘要:當下,諸多社會問題備受關注,幾乎涵蓋衣食住行、國計民生等所有領域。特別是涉及教育、醫療、住房、食品安全等方面,即便是一個小由頭,也可能在短時間內形成社會熱點,成為新聞事件。 |
當下,諸多社會問題備受關注,幾乎涵蓋衣食住行、國計民生等所有領域。特別是涉及教育、醫療、住房、食品安全等方面,即便是一個小由頭,也可能在短時間內形成社會熱點,成為新聞事件,實在值得深思。
誠然,很多問題發酵成社會熱點,並不是空穴來風。比如,一直以來招致吐槽不斷的“房價高”、“看病貴”,交通擁堵、空氣污染等問題,事關公眾健康和切身利益,解決得又並不是那麼盡善盡美,老百姓免不了有一些情緒,抱怨抱怨、發發牢騷可以理解。而往大了看,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們的需求增加了,期望提高了,很多舊標准、舊做法以前習以為常,現在卻成為“人見人恨”的問題,成為亟待破解的“弊病”,恐怕也有一定必然。
任何社會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人口多、底子薄、發展快的中國,情況則更為復雜。僅僅幾十年,我們就完成了西方國家幾百年走完的進程,從過去一窮二白一躍為經濟總量世界第二,相應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也以“壓縮餅干”的形式集中呈現,壓力和挑戰可想而知。尤其是現階段,我國正步入改革“深水區”和社會轉型期,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多元分化,需要回答、解決的問題更多更棘手。這個時候,全社會特別是肩負輿論引導之責的媒體如何認識和看待問題,是偏執激烈,充當不良情緒的推手,還是客觀理性,做好輿論的穩定器,顯得尤為重要。
讓群眾過上美好的生活,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還是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或是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都必須關照當前的國情,這個國情就是我們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可以說,現階段任何一個建設發展任務,都需要在這個大的語境中進行。如何認識當前發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和矛盾,同樣如此。我們應當保持客觀理性的態度,一切從實際出發,積極地看待和對待。有些事情,涉及違法亂紀或確實迫在眉睫,當然要不遺余力敦促盡快處理。而有些事情紛繁艱巨,沒有“一招就靈”的萬能良藥,若不切實際地盲目提高期望值,反倒可能衍生新的問題。
解決問題所付出的努力,不僅僅體現在胼手胝足、實干苦干,也體現在怎麼看待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全社會成員包括新聞媒體,都需要主動了解國情社情,積極踴躍地參與社會事務,從建設性角度出發予以監督批評建議,從社會公共利益出發推動問題逐步解決。在當下,尤其要避免成為消極情緒、極端化情緒的“奴隸”。天天抱怨、四處宣泄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非但難以彌合對立,疏解矛盾,反倒容易讓事情越來越復雜、越來越難解。
“中國夢”是國家夢,也是每個人的夢。在實現夢想的路途中,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分子,都應擔起責任,凝聚共識,發揮智慧和力量去共同解決面臨的矛盾和問題,同心同德為國家和社會的實質性改善作出努力。田聞之:應以客觀理性態度認識發展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