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新加坡雲南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紙媒滾動
2014-05-26 08:44:00|來源:新京報|字號:
自殺原因待解
在劉佔濱跳樓自殺事件中,有一個細節廣泛流傳:搶救過程中,劉佔濱反復念叨“我不想要,但不敢不要”。這一目前未被記者証實的細節令人猜測,劉佔濱跳樓一事或許並不簡單。“不敢不要”的含義引發聯想。
雖然公司公告回避了劉佔濱遭調查的原因,但來自多方的公開信息顯示,劉佔濱的罪名很可能被指向“受賄”。這一罪名也令人將其與三精制藥連年高企的廣告費放在一起進行聯想。
“像三精制藥這樣的公司,四年投入的廣告費近20億元,企業效益卻每況愈下。尤其是去年,淨利潤不及千萬元,廣告仍高達4億多”。職業投資人楊韜,在微博上對三精的廣告費問題進行追問,“請問這些廣告費投給誰了,為什麼投?負責人有什麼好處?”
一位廣告從業人士告訴記者,一般而言,企業在電視台打廣告都會經過廣告代理公司來操作,而這些代理公司常常靠疏通關系、走后門獲得這些機會。“代理公司很多,憑什麼給你代理?”他說,“所以,有時候對於甲方的決策人員來說, 投廣告是一個非常可觀的創收項目,這裡面的利益很難撼動。”
不過,這些分析僅僅停留在猜測的層面。劉佔濱縱身一躍后,他被調查的真正原因隨著他的死亡一並成為懸疑。5月20日,黑龍江黑河市人民檢察院對外稱,該院已經成立領導小組調查劉佔濱自殺事件,調查組已經奔赴哈爾濱。待有結果后將向社會公布。屆時,劉佔濱事件是否牽涉更廣,或可得到答案。
另有報道援引不具名人士的看法說,劉佔濱有魄力,但行事風格獨斷。因此在哈藥內部樹敵不少。傳聞稱,2013年年底的股東大會上,有人當場向投資者派發針對劉佔濱的舉報信,涉及“收黑錢”等指控。
有分析認為,涉及企業管理層經濟問題的案件,一般“鮮有一人單獨行動”,而往往是相互牽連。在以往經濟犯罪尤其是貪腐案件中,已被調查的人員會在調查期間供出“同伙”。
劉佔濱已死去一周,人們關於其自殺的各種猜疑仍未停息,他的死成為謎團。
可以確定的是,在執掌三精制藥的五年時間裡,劉佔濱先后遭遇了接二連三的“不如意”:改革不力、業績下滑、人事“夾縫”、失去晉升機會……最后,這位上市公司董事長以自殺的方式走向死亡。
5月19日晚,哈藥集團就劉佔濱自殺事件表態時稱:“目前,此事件對該公司生產經營無重大影響”。
行業
三精困局背后:“哈藥模式”遇冷
劉佔濱之死,令三精制藥久遭詬病的營銷模式再度被提及。巨額廣告營銷這一殺手?曾經幫助三精打開全國市場,讓三精“藍瓶鈣”等概念深入人心。但現在,這種模式已變得難以為繼。
“藍瓶的”噱頭失靈?
數據顯示,2013年,公司西藥營收下跌29.43%﹔保健品營收大降50.60%。據了解,公司明星產品“葡萄糖酸鈣口服液”、“葡萄糖酸鋅口服液”兩個品類佔據西藥和保健品的絕對比重。
按照公司解釋,葡萄糖酸鈣口服液和葡萄糖酸鋅口服液兩產品收入同比下降,是造成公司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家喻戶曉的“藍瓶”,賣不動了嗎?
公司表示,進行渠道整頓及消化庫存導致了銷售收入下降。不過,早在2012年財報裡,三精制藥就已經用清理庫存解釋過業績不佳:“2012年由於公司主動清理渠道,使利潤增速下滑9%,2013年仍將處於渠道改革中,業績預計下滑20%”。
有投資者對公司這一解釋理由表示難以認同。“老是借口渠道清理,要真是那樣,能解釋一下為什麼2012年四季度還那麼賺錢,到2013年三季度,庫存已清理完了還賠那麼多?”上交所互動平台上,有投資者發問。
一位醫藥業內人士認為,三精“當家”產品銷量下滑,是藥品的廣告效應正在減弱的表現之一。而產品的競爭加劇、人們選擇變多,各家廣告狂轟濫炸都是造成廣告效應減弱的因素。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牛正乾認為,三精“藍瓶”主打產品銷售劇減,跟電視廣告模式遇冷有著直接關系。“三精的產品主要在電視媒體上投放。現在有多少人還坐在電視前看廣告?”
哈藥集團負責人曾表示,廣告效應的萎縮,是造成明星產品業績大跌的主要因素。“多數消費者已經不是以電視為中心,看電視的時間被大大地壓縮,電視廣告效應越來越不好,公司產品也越來越不好賣。”
“哈藥模式”驟遇冷
不惜血本、大手筆廣告投入,密集型“狂轟濫炸”式宣傳……這曾經被醫藥業界稱之為“哈藥模式”,給哈藥及其下屬企業三精帶來過銷售輝煌,而今卻遭遇式微。
2012年,108家藥企隨年報公布了廣告支出,該金額總計超68.76億元。廣告大戶哈藥股份以接近9億元的廣告費用位居首位,佔總額的13.09%。而在2011年,藥企廣告支出總額為57.46億元。相比2011年大家在廣告上花掉的錢,2012年同比增加了約20%。
2013年數據顯示,“哈藥模式”正在被同行放棄。據已經公布費用的67家上市藥企數據顯示,67家企業廣告費用支出總額26億,這與此前兩年的水平相比呈現出明顯的下坡趨勢。
業內人士稱,三精制藥依靠個別明星品類打市場,卻忽視新產品的研發,這會對其競爭力構成巨大隱患。“三株口服液、生命一號,90年代都很火爆,但后來就銷聲匿跡了。”牛正乾說,“當然它們的消失具有多種原因,其中一個原因是產品自然的生命周期決定的。三精的幾大產品,也面臨這個問題。這種現狀下,研發必須跟上。”
“當前環境下,減少廣告投放,對於大多數醫藥企業來說,是一種止損”。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由廣告締造的業績神話將會成為歷史。企業必須盡快重視研發,及時尋找到新的營銷方式”。
劉佔濱 三精制藥 董事長職務 投放策略 哈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