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記憶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贛鄱IP電視華商紙媒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時政>> 正文

揭秘中俄天然氣談判內幕:普京望離華前達成協議【2】

2014-06-03 09:19:00|來源:中國經濟周刊|字號:

外媒看“4000億大單”

俄羅斯《權力》周刊

中俄天然氣交易堪稱兩國關系史上“最久拖不決”的項目。這一合同的簽署使中俄成功打造了前所未有的“莫斯科—北京能源聯盟”。

英國《金融時報》

對習近平來說,這一協議為急需資源的中國經濟提供了又一個天然氣供應來源。對普京來說,這一協議的簽署令他能夠同時向國際社會和俄羅斯本國人民理直氣壯地說,他在東方擁有一個強大的新盟友。

路透社

協議的簽署是普京的一場政治勝利。

美聯社

中國簽訂了一項期盼已久的為期30年的協議,這對外交上被孤立的普京來說,不管是在財政上還是外交上,都是一個鼓舞。

法新社

向中國輸送天然氣不會減少俄對於向西方銷售天然氣的依賴,也不會導致歐洲天然氣供應的短缺。該協議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是象征意義上的,給俄羅斯經濟帶來的收益可能比大多數人想象的要小。

【中俄天然氣博弈20年轉機:李克強提出俄方參股建我國管道】

這是一場長達10年的談判,這是一場長達20年的博弈。

自2004年10月時任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開始,中石油與俄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也由此拉開了中俄天然氣10年談判的序幕。

若從1994年中俄簽訂《天然氣管道修建備忘錄》算起,中俄天然氣談判則持續了20年。20年裡,世界政治經濟形勢和國際能源格局發生了巨變,俄羅斯和中國各自的經濟發展及內外部環境亦發生了深刻的改變,所有這些,左右了這場漫長談判的每一個進程。

困境

談判最艱難的時候,中方談判人員一直往俄羅斯跑,而俄方根本就不願談。

“1992年至1993年,俄羅斯有一個重大的能源發展戰略,他們希望加速發展遠東地區、東西伯利亞的天然氣資源。”內部人士向《中國經濟周刊》講述,俄羅斯方面非常積極地向中國伸出了橄欖枝,但當時中國國內的能源需求以及環境壓力並不突出。1994年,中俄簽訂了《天然氣管道修建備忘錄》之后,中方並未就此項目進行積極推動。

10年后,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對天然氣的需求迅速上升,且一直持續至現在。需求迅速上升形成的缺口,需要通過進口來彌補。

“2004年,中國開始走出去,希望鎖定一些資源,推進一批重大項目,以保証國內穩定的能源供應。”內部人士對《中國經濟周刊》說。

2004年9月,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訪俄,中俄雙方表示,願繼續推動落實中俄在石油天然氣領域的合作項目,包括中俄原油管道建設項目,以及在兩國境內共同開發油氣田。

據媒體報道,還是在這一年,中俄雙方開展經濟技術研究,尋找從西西伯利亞經新疆阿爾泰每年向中國供氣300億立方米、計劃供氣時間為2010年的可行性。

2006年3月,俄氣與中石油簽訂了《從俄羅斯向中國供應天然氣的會談紀要》,約定俄羅斯將從2011年開始,每年向中國供氣680億立方米,供氣年限長達30年,採取西線與東線兩種方案:前者以西西伯利亞資源為基礎,經阿爾泰地區與西氣東輸管道連接,年供氣量約300億立方米﹔后者則涉及東西伯利亞、遠東與薩哈林大陸架等天然氣田,年供氣量約380億立方米。

表面上看來,合作在推進,但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

追溯至2002年初,國際油價在持續一段低迷狀態后,開始穩步上升,並在此后數年一直處於上升趨勢。這對資源國是一個利好消息。隨著油價的上升,包括俄羅斯在內的資源國都在強化資源民族主義保護。

彼時,俄羅斯作為資源國的心態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中國這邊一頭熱,好像我們一直在求他。”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袁鋼明接受《中國經濟周刊》採訪時說。

俄羅斯的戰略也隨之進行了調整。上世紀90年代初,俄羅斯原計劃開發遠東地區,但當石油價格持續上漲的時候,他們認為沒有必要了,開發的重點仍然放在北部。“這與它原來的戰略規劃不一致,戰略規劃不斷地修改,而且是朝著俄羅斯的最大利益去修改。這與中國的戰略構想差距很大,我們希望從東西伯利亞輸入天然氣,然后,與國家的整個下游開發連接起來,但俄方的戰略重點已經轉移了。”

內部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我們希望跟俄羅斯達成一個協議。但這種戰略之間的意圖是有差距的。這是當時的形勢所決定的。”他總結說,這是造成談判艱難的根本原因。“中俄之間雖然是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但實際戰略差異也很明顯,甚至有沖突。這阻礙了過去幾年雙方之間的談判。”

與此同時,俄羅斯開始多元化出口,市場遍布於歐洲、北美以及東南亞市場。它不希望被中國的市場所壟斷,也不希望自己的出口價格僅僅是針對中國市場,俄羅斯在跟中國談判的同時,也在跟日本和韓國談。

“中國一直希望俄羅斯早點把天然氣管道修通,但管道的修建過程非常復雜和困難,這中間曾有過中斷和改道,甚至要修往日本、韓國、朝鮮。” 袁鋼明接受《中國經濟周刊》採訪時說,“當時的中俄關系本身亦存在一些不確定性,甚至是制衡。中國很著急,甚至多次受挫、失敗。根本就談不下來,談不到價格問題上。”

內部人士介紹說,談判最艱難的時候,中方的談判人員一直往俄羅斯跑,而俄方根本就不願談。

“中國在這個事情上陷入了被動,甚至干脆不再糾結這件事情了,說得難聽一點,就是不抱希望了。”袁鋼明分析稱,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不得已將目光轉向了中亞,與中亞進行談判,以打破與俄羅斯談判的僵局。

中國多元化的能源戰略獲得了成功,這使得局勢發生了非常明顯的變化。“尤其是與中亞談判的突破,使得我們與俄羅斯的談判處於非常有利的地位。這個階段,想要推動談判的換成了俄方。”內部人士分析說。

話雖如此,但袁鋼明認為,中亞畢竟不如俄羅斯。“中亞路途太遙遠,進口價格再便宜也不便宜了,西氣東輸的輸送成本很高。俄羅斯離中國則近多了,關鍵是俄羅斯的油氣資源充足,能穩定中國最為擔憂的能源問題。”

據悉,俄羅斯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儲量和出口量,其天然氣儲量約佔世界儲量的三分之一。

破局

“這兩年,中國的底牌是清楚的,原則也是明確的,‘球’在俄羅斯那邊,我們並非一廂情願地要推動這個事情。”

2010年之后,受金融危機影響,俄羅斯的態度發生了積極的變化。這一年,俄羅斯能源局發布《俄羅斯到2030年的能源戰略》。該戰略提出歐洲在俄羅斯天然氣出口的重要地位將逐漸被亞洲市場所取代。到2030年,俄羅斯向亞太市場的天然氣出口將從零增加到20%,其中,中國市場將被放在重要位置。

2010年5月,俄方曾表示“將於2011年中期最終達成商業協議”,從2015年起向中國輸送天然氣。同年9月,俄氣和中石油敲定了2006年的框架協議,但這一方案再次因價格分歧未能最終實施。

2011年,中俄雙方能源談判代表簽署了《關於2009年6月24日〈天然氣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的議定書》﹔隨后,普京訪華,他的主要任務之一即是希望為解決天然氣合同價格分歧打下基礎,但最終未能如願。

“俄方2009年的要價起碼在400美元/千立方米到500美元/千立方米之間,這一價格幅度我們根本不能接受。”內部人士稱,到了2011年至2012年,情況才有了根本好轉,“這兩年,中國的底牌是清楚的,原則也是明確的,‘球’在俄羅斯那邊,我們並非一廂情願地要推動這個事情。”

據《2012年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顯示,2011年歐盟天然氣消費下降9.9%,為歷史最大降幅﹔中國天然氣的消費量增長為21.5%,是北美之外增幅最大的地區。2012年初,俄氣在壓力之下,對法國、德國、意大利等歐盟國家的天然氣出口價格平均下調了約10%。

在歐洲市場量價齊跌的情況下,俄羅斯抓緊推進與中國談判的進程。2011年6月,中俄雙方經過4個晝夜的談判,雖仍未就最后的供氣協議價格達成一致,但雙方對每千立方米天然氣的出價差距已經縮小至50美元以內。然而,當時俄美因反導問題矛盾尖銳,俄羅斯在外交問題上頻頻示強,這使得此后的價格談判又陷入僵局。

2012年4月,時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俄時提出合作思路:由俄方參股中國天然氣管道建設,中方參與俄上游天然氣開發。談判因此出現轉機。

“李克強總理再次重申了雙方之間的利益滲透問題。這種利益滲透、交叉投資,我們一直在做,一直在推進,但實際上很有難度。一方面,投資需求巨大,有資金方面的困難﹔另一方面,俄羅斯的法律對戰略資產的規定非常苛刻,使得中國公司對那裡的上游投資興趣一般。” 內部人士說,“即使俄羅斯讓我們參與上游天然氣開發,效果也並不理想。”

2013年9月,中俄雙方簽訂東線供氣框架協議。據當時的報道稱,經兩國領導人及中石油與俄氣高管數次會面后,俄方在天然氣進口協議上做出了讓步。

之后,烏克蘭局勢爆發,西方社會開始制裁俄羅斯。中俄天然氣合作談判也在此時進入到最后階段。

2014年4月,俄方稱,中俄天然氣協議有望在5月正式簽署﹔同時,俄氣與中石油發表聲明稱,雙方的供氣合同談判取得顯著進展。

5月21日,普京與習近平在上海共同見証了中俄東線天然氣合作協議的簽訂。

(責編:肖靜陽)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天然氣 天然氣能源 天然氣市場 中石油 天然氣消費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40歲溫州女子苦練健身9年 獲美國健美比賽冠軍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巾幗不讓須眉 中國殲擊機女飛行員英姿迷人

李瑞英親口証實與張宏民告別《新聞聯播》

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記憶|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贛鄱|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