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1 09:26:44|來源:參考消息網|字號:
地震后,部隊官兵在搜救被困村民,但遇到極大困難,房屋已破碎成一米見方的土塊。新華社發
土房坍塌后,木架成了最高的建筑。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磚混結構新房“扛”住地震
龍頭山鎮老街是絕對的重災區。這條街上,靠山的一溜兒是老房,路對面則是2011年新建的磚混結構樓房,震后老街兩側房屋呈現出的不同命運,詮釋了建造抗震房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老街上,納永貴家的房前是個斜坡,站在馬路上向坡下望,老房子這側,房屋十之八九已完全倒塌,而另一側,三年前建的磚混結構樓房則基本無恙,隻有部分房子出現小裂紋。
“這條街,在新房子裡的人一個沒死。”有棟新房子的村民沈友青說。
老房子這側,不同抗震標准的房子也呈現出了迥異的命運。
從納永貴家往坡下看,100米內共有9戶人家,7人因被埋廢墟死亡。
第一家是馬明遠家,馬家的磚瓦房建成已10多年,沒有抗震措施,地震時房屋倒塌,一名老人被壓在廢墟裡,8個小時才被刨出,人還活著。
往下是納林和他哥哥家,這兩家都是20年前建的土房,震時應聲而垮,壓在房下的一位老者被救出。
再往下,張雲二家的土房被震碎,一名60多歲的老人和一個3歲小女孩遇難。
沈友青在這也有一棟老房子,是十多年前建起的磚房,磚房后還有一棟土房,地震發生,磚房被震裂,土房垮塌,沈友青的老伴兒被山上垮下的土方連同倒塌的房屋壓死。
沈友青的哥哥沈友明家是兩棟磚房,靠山的一棟沒有抗震結構,臨街的一棟則是去年建的抗震房,新房無恙,沈友明的兒媳、孫子、兒媳的兩個妹妹被壓死在舊磚房中。
姚元理的老屋在納永貴家坡上,那是間建於上世紀60年代初的土房。2004年發生過一次地震,他家房子牆角被震出了裂縫,沒錢修房子,就弄些水泥抹一下,再開裂,再抹,直到這次地震,他的房子“碎成了沫沫”。
慶幸的是,他的兩個兒子家,因為房子才蓋了兩三年,兩棟房子成了老街上為數不多的“幸存者”。
房子的質量決定了老街居民的生死。僅以圍在姚家周圍的5戶人家計算,三棟磚瓦房,兩棟土坯房,因房齡均在20年以上,5棟房子全部垮塌,共7人遇難。
建不起的抗震房
翠屏村的李林仙帶著孩子,和村民翻山越嶺來到龍頭山鎮上的災民安置點。
她家的土房被震碎了,頭兩年,李林仙就想建磚房,她和丈夫種了100多棵花椒樹,近年行市好,一家人的年毛收入大概1.5萬元。除了正常開支,年結余不足1萬元。龍頭山鎮鎮長陳國勇說,去年,鎮裡人均年收入是4050元。
李林仙打聽了一下,一塊磚運到魯甸縣城的價格約3毛錢,運到龍頭山鎮大概4毛錢,要想運上僻遠的山村,價格接近6毛錢。
工價走高也讓村民難以承受,沈友青說,他10多年前建房時,一個工人每天十幾二十塊錢,現在要150到200元。
建4間平房,在龍頭山鎮大概要花10萬元,但在李林仙住的山上,起碼得十二三萬。“根本建不起。”
龍頭山鎮龍泉村甘菜園社54間房子塌了51間,目前村裡已有十幾人死亡。
“誰不知道住在結實的房子裡更安全?”蹲在自家的廢墟前,林國祥掰扯起一個農民的一生,“攢錢給兒子蓋房,兒子再攢錢給孫子蓋房”,在他看來,這裡的農民重復著這樣的宿命,“一個農民一輩子就是一座房子”。
甘菜園社建於2000年前的房子超過40棟,絕大多數是土房。幸存的三棟房子均建於2012年之后。
在1997年前后一次地震中,林國祥的土房裂開了一道七八厘米寬、近一米長的口子。他跑到鎮上打聽是不是有相應的補貼,能湊點錢把房子修修。
當時鎮上的人給的答復是,“家家都這樣,政府哪裡來的那麼多錢。”
2008年汶川地震后,林國祥聽說國家出台了政策,對地震帶上的危房實施遷出和改造,鎮上也有相應補貼規定。他又跑去打聽,得到的回復是政策還沒到他們村。
指望不上政策,房子還是要蓋。2012年6月,大兒子拿著在外打工攢下的幾萬塊錢回鄉蓋房。
被老屋牆上那道裂縫折磨了十幾年的林國祥當起了新房總監工,材料要用最好的,要加鋼筋,水泥標號要用最高的,不怕蓋得慢,一定要蓋結實。
他保留著當年的賬本,僅鋼筋一項就花了1.6萬元,因為預算有限,房子隻蓋了一層,不到一百平,建造時水泥用了足足20噸。
唯一省下的錢是人工,林國祥就帶著兩個兒子自己蓋,家裡女人們當小工,別人家蓋座房子兩三個月,林家的房子蓋了足足半年。
這座耗盡心血的房子也成了全村沒有倒下的3棟房子之一,甚至難見一條裂紋。
可林國祥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房子蓋好后,因為欠債,兒子、兒媳繼續南下打工。林國祥不肯住新房,一直空著。地震后,他在老屋的小孫女林睿遇難了,兒子林青文為了救林睿被砸成重傷,目前一個胳膊已經截肢,腰椎還需要一次手術。
抗震設防;竣工;魯甸縣;目標;幸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