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資訊>> 正文

民主的希望和未來在中國【2】

2014-09-05 12:53:00|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摘要:中國政黨制度的特點和優勢是一屆接著一屆干,可以避免“翻燒餅”,集中精力持之以恆辦大事辦難事辦急事。

  (3)民主政治的群眾基礎

  新中國在立國的時候就解決了民主的群眾基礎問題,所以不存在美國后來始終面對的政治擴容問題。美國建國時,沒有解決好民主的群眾基礎問題,其政治發展一直面臨民主的擴容問題。美國當家的是少數人,建國一開始,有錢有勢者就開始主導政治,直到今天仍然如此﹔美國直到20世紀60年代黑人才擁有選舉權,才實現形式上的人民當家作主,當然這個當家作主其實也就是一票而已。

  有人說中國是一個差序社會,其實不准確。中國是一個等序社會,美國是一個差序社會。圍棋中每個棋子都是平等的,但國際象棋中每個棋子是不平等的。前者孕育著更多民主的精神,后者充斥著精英精神,是一個將人分成三六九等的社會,這個社會天生是反民主的,害怕民主的,由此也形成了建立在犧牲弱者和贏者通吃基礎上自由原則,而這條原則又與民主和平等是沖突的,正在傷害著美國,所以我認為美國將來一定會出現越來越多朝社會主義方向的改革動力。美國不缺資本主義,美國缺的是社會主義。

  由於民主的群眾基礎的差異,中國共產黨敢搞群眾路線,約束自己監督自己,通過群眾路線鞏固自己的執政地位,美國兩黨不敢搞群眾路線,一搞群眾路線,其執政地位就沒有了。這是政治的階級基礎的差別導致政治生活的不同。

  三、民主政治的經濟基礎

  民主政治的經濟基礎應該分為兩個部分考察,一是國內經濟基礎,二是國際經濟基礎。

  (1)中美民主的國內經濟基礎有著“公”與“私”的本質區別

  講民主政治的經濟基礎,不理解公與私的關系,這個問題就容易混亂。中國人講“天下為公”,資本主義在西方發達以后,講的是“天下為私”。歐洲大陸和英美在公私問題理解上有差異,社會主義思潮在歐洲大陸遠比在美國流行,與歐洲大陸文化仍然存有公的理想有關系。馬克思主義能夠被中國接受並中國化,與馬克思主義中的“公”的思想與傳統中國社會“公”的思想兼容有關系。

  馬克思主義認為,私有財產制與民主自由平等天生是矛盾的,一個社會越受私有財產制的支配,就越可能走向民主自由平等的對立面。民主在美國異化為錢主,是這個邏輯的自然結果。中國特色民主政治經濟基礎的重要條件是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黨的執政和政府的行政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人民對黨和政府的信任是因為黨和政府代表著“公道”。中國共產黨執政最講一個“公”字。在中國民間政治話語中,至今仍然會稱政府為“公家”,遇事不解的時候“找公家”。

  (2)中美民主的國際經濟基礎有著“共生”與“寄生”的區別

  人們談希臘民主制的輝煌的時候,忽視了那些貴族談論的民主其實是建立在對外圍殖民地的剝奪基礎上的。美國民主政治很大程度上仰賴一個寄生的國際經濟體系。反觀中國人走自己的民主政治發展道路,既沒有也不可能建立一個寄生的國際經濟體系,相反一直致力於建設一個互利共贏的共生國際經濟基礎。馬克思的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學,本質講的就是這種制度的寄生性﹔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本質是共生性。美國現代化道路是在對外擴張和戰爭基礎上走過來的,中國現代化道路是在內生制度創新基礎上走過來的,沒有對外殖民擴張的經歷。所以兩種民主政治的國際經濟基礎完全不一樣,其造成的對外行為邏輯也不一樣,前者對外部實施軍事威脅和干涉,后者對外部實施和平共處。

  四、民主政治的制度安排

  (1)“一中有多”與“一分為多”

  任何大國政治,都重視“一”,這是中美兩個大國的共同點。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制是一中有多,美國的兩黨制是一分為二,三權分立是一分為三。不管如何,兩國民主政治背后都有“一”,“一”是主,《尚書》中說“天生民有欲,無主乃亂”。中國的民主政治當家作主的是人民,美國民主政治當家作主的是大資本家。

  “一”一定要能包容“多”,如此,“一”才能在不斷更新中擴容、兼容和變容。“一”既要包容陰,也要包容陽,陰陽合在一起才有一個整體的“一”。“一”如果隻包容一面,將另一面推出去,“一”也會不穩固。相當於一個等腰三角形,居頂端的是“一”,“一”必須居頂端,扮演公道和仲裁的角色,其他邊是多。“一”是中,“一”允許爭論,但是不能允許對立和分裂,扮演一言九鼎的角色,在對稱對等中求統一。這是中國民主政治中講的“一”。

  美國的三權分立相當於一個不斷變形的三角形,相互牽制,會有顛倒,有時總統很強勢,有時國會佔主導,有時司法很獨斷,形分神合,背后是資產階級專政,不是人民民主專政。所以,其政治重視的是“多”中的制衡而不是仲裁,形成平衡就會有“一”,是對立中求統一。當然,制衡機制一旦失靈和失衡,就會出現現在的美國政府僵局和民主失靈現象。

  (2)合與分

  外人隻讀美國民主政治教科書,最容易學到的一個字就是“分”,政黨政治一分為二也好,行政立法司法一分為三也好,或者其聯邦制下的分權也好,表面上確實是分。但美國民主政治中也有很強的集權和合的因素,這是其民主集中制的地方。“9·11”后美國的集權趨勢就很明顯。許多國家在借鑒美國政治時,由於沒有看到其形分實合的一面,誤以為分是其政治精髓,學了去實踐最后導致國家分裂、政治對立、民眾對抗的結果不勝其數,這是當今世界許多發展中國家的悲劇。

  從合來講,美國政治詞匯用的是“共識”,中國政治詞匯是“政治團結”,兩者本義都是“合”。美國人說政治正確,目的在於統一思想認識。中國有人經常說人的思想怎麼能統一呢?其實他沒有看到美國統一思想的技巧一面,美國在統一思想、統一認識方面比中國有過之而無不及。美國的“一”不是談出來的,而是建構出來的。如果求最大公約數,白人正在逐步成為少數。國內也有講“共識”,但是關鍵是要共“中國制度”的識,而不是共別人制度的識,那種共識是在分裂。

  從分來講,美國民主政治中的制度表現為權力的分割,中國民主政治中的制度表現為權力的分工。美國民主失靈,與其權力分割有關。從中國社會主義制度本質來講,在中國不存在有組織的利益集團,但是在美國,有組織的利益集團無所不在,國家權力因此被切割成一塊塊,相互制衡,容易形成僵局。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學鼓吹央行獨立、司法獨立、軍隊獨立、貨幣獨立,看上去是獨立,但最后的權力被誰收入囊中了?是大資本家!所以國家最后隻能聽資本家的操縱了。

  (3)“一屆接著一屆干”與“一屆隔著一屆干”的政黨制度

  從政治市場角度看,美國的兩黨制實際上類似市場中的雙頭壟斷現象。其政黨政治看上去是分為兩黨制,但是其本質還是集中與共謀。美國的兩黨政治運作類似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麥當勞和肯德基、波音和空客在市場中的雙頭壟斷和價格聯盟行為,但背后都是集中。政治的本質是集中,但集中的方式不一樣。

  兩黨政治下的治理特點是“一屆隔著一屆干”或者“一屆對著一屆干”。一般認為美國民主制或者民主的特點是多數決定,但是美國民主制度並非多數決定,許多情況下其實是少數獨斷決定,這也是其集權和專制的地方,不太為我們注意。大家知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投票機制設計,很巧妙,美國是少數,但是它這個少數永遠可以否決多數。這個我們要認識清楚。“一屆隔著一屆干”或者“一屆對著一屆干”,用福山的話說是相互否決體制。但福山說得其實不完整,兩黨經常是相互支持的,互投贊成票。相互支持是常態,相互否決是不正常,就如現在美國政治一樣。所以美國政治現在出現危機。2013年美國政府關門就是個例子。所謂經常相互支持,以美國和平演變蘇聯為例,就不是一屆對著一屆干,而是一屆接著一屆干,不將蘇聯搞垮誓不罷休。

  中國政黨制度的特點和優勢是一屆接著一屆干,可以避免“翻燒餅”,集中精力持之以恆辦大事辦難事辦急事。在競爭性的國際體系中,一個國家要保持競爭力,政黨制度必須確保要有一屆接著一屆干的精神,這就是一黨政治的優點。許多發展中國家盲目學西方的多黨制,導致政治生活“一屆隔著一屆干”,學的是折騰,最后是政治動蕩和混亂,錯失了許多發展機會。新中國60多年的發展奇跡,根本的奧秘其實在中國的政黨制度。現在許多國家對中國奇跡中國模式感興趣,中國的許多東西都好學,例如重視教育、成熟的官僚體系、試點等,但是唯獨“一屆接著一屆干”的政黨制度不好學,因為一些發展中國家盲目學西方政黨制度,其制度已經被先入為主地定型了,很難再糾正。從治理績效和能力看,按照中國政黨制度的標准,多黨制恰恰違背了治理常識,更不能視為就是民主政治的唯一標准。(蘇長和)

(責編:李楊)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民主政治 誤讀誤解 多黨合作制 民主自由 民主制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一汽反腐風暴或牽涉周永康家屬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最美中國名校“校花”巡禮—上海篇(高清)

中國周邊潛艇實力掃描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