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页|

 

 

当年明月:历史最重要的是历史观

2012年09月13日15:36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石悦,笔名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作者

一部《明朝那些事儿》,让人们记住了石悦(笔名当年明月)。这位1980年出生的非文学和历史学专业出身的公务员,将历史讲得有趣又严肃。目前,《明朝那些事儿》系列作品销量超过一千万册,成为60年来最畅销的史学读本,被译成日、韩、英等多国文字出版发行。

历史题材作品如此走红,是否说明年轻人已经迷上了历史?对此,石悦有不同的看法。近日,他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时说,“如果有一天,史记的文言文版畅销,我觉得才真正说得上是喜欢历史。”

当年明月:真懂历史全靠感同身受

中国青年报:《明朝那些事儿》大卖,有人认为,你出奇制胜的法宝,是将看似庸常的故事讲得妙笔生花。

当年明月:您过奖了。不过,这点我倒是不否认,毕竟能这么讲故事的,确实不多。还有一个因素是,我确实懂得历史。你是否真正懂得历史的意义,读者还是看得出来的。历史最重要的不是史料,而是历史观。

中国青年报:你对历史的“真懂”,是怎么做到的?

当年明月:其实只有四个字——感同身受。要知道历史上的人物、事件,那都是发生过的,不是忽悠人的。另外,历史也不是所谓白话文翻译过来的历史故事。在我看来,大多数都是血淋淋的,如果能明白这一点,不能说是真懂,起码也是开始懂了。

(责编:夏丽娟)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