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页|

 

 

冯骥才:知识分子应是文化先觉者【3】

2012年09月18日11:31    来源:光明日报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把民间文化摆到庙堂里”

“我六十岁的时候,接了两件大事。”冯骥才又点了一支烟,却没怎么吸,只是任由烟雾在眼前飘散。

在别人退休、可以颐养天年的年龄,冯骥才担任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主席,同时受聘于天津大学,担任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前者让他可以团结更多的有识之士,共同抢救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后者,成为他进入教育界的开端。

既然是以冯骥才的名字命名,学院难免带有他的色彩与气息。2012年年初,一个寒冷的冬日,我第一次走进这座外形很现代的学院,立刻被无处不在的传统文化气息笼罩了。院子里,一座古门楼,一个石雕,一块长江纤夫石,无言地彰显了学院所追求的历史与人文的内涵,并与这座现代建筑形成时代性的对比。就连电梯其实也是一件别出心裁的雕刻作品——“诗之门”。左边刻的是英文的《奥德塞》,右边是中文的唐诗,寓意打开门,就进入了人类的文明。而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还是它的博物馆。

学院“博物馆化”是冯骥才的追求。他认为大学应有一个功能——文化保存。他的想法是,把知识保存在图书馆,信息保存在数据库,实物保存在博物馆。他说:“在博物馆里,感受比看更重要。”所以,他对展览的细节十分在意,从整体色调到每条说明文字,都亲自动手。“我把做博物馆当成一种创作,也作为一种享受。直到今天,还有一些美妙的博物馆计划。”

学院现有7个博物馆,每一个都不大,却都很精致,剪纸、年画、雕塑、蓝印花布、木活字印刷、民间画工等,包罗了诸多民间文化种类。记者最爱的莫过于“跳龙门乡土艺术博物馆”了。民间传说鲤鱼跳过龙门便化龙升天。在这里,冯骥才把民间文化的精华搬进博物馆,正如他所说,“把民间文化摆到庙堂里”,就是想让大地灿烂的草根文化登堂入室,化鱼成龙。

他说,促使自己到大学工作的最重要原因是,当今社会真正的文化学者匮乏,大学急需造就新人。

“目前能够在非遗保护一线独当一面的学者,几乎全是60岁以上,急需后备力量。”他认为学生最需要的,一是视野,二是责任,三是能力。他也清楚地知道,一个人到了青年时,你不可能改变他,只能影响他。所以他尽量用学院的一切——硬件、软件、思想、方法去影响学生,把学生的未来与时代的需要连接起来。“我最希望的是他们能够走在时代的前沿,有思想也有能力,关切时代不空谈,有‘天降大任’于我之感。”从课堂讲授到田野调查,甚至连学院里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都是要让学生们浸润其中,感受其魅力。“有个现代文学的博士生也转到文化遗产了。”话语间脸上闪过一丝笑意。

另一方面,在中国,且不说省市县级的非遗项目,仅现有的1300余项国家级非遗,绝大多数缺乏学术支撑,在它们后面的大多只有政府管理部门或开发商。这很容易造成所谓“保护性破坏”,即为了经济利益而篡改非遗本体。而在日本、韩国,他们的每一项非遗都有专门的人在研究,换言之,每项非遗后面都有专家学者在支撑。“当务之急,是尽快培养有责任感、有事业心的年轻队伍,让非遗保护得到学术的支撑。”他说。

(责编:夏丽娟)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