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页|

 

 

冯友兰多次撰文评价蔡元培:君子的人格与气象【2】

2012年09月26日16:37    来源:光明日报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据田炯锦(1923年毕业于北大哲学系)说,有一次蔡元培出国访问期间,北大教职员因向政府索发欠薪而罢教。政府补发后,即停止罢教并复课。但蔡元培回国后,大不以为然。曾召集北大教职员痛切地说:学校教育青年,教职员应为学生模范,岂可因索薪罢教,贻误后生?因此,他坚决要求把罢教期间未为学生上课而领得的薪水,交出归公。并断言,如认为政府太坏,不能合作,尽可自动辞职,另谋他就。如大家都求去,亦可使政府惊觉反省。岂可既不辞职,又不尽教学责任,贻误青年?于是,教职员接受了蔡元培的提示。“以此可见蔡先生作人处事之严正,从此再未发生教职员罢教情事。”

第三,有些人以为,所谓君子,必是规规于尘网绳墨之中,(规规,惊视自失貌。尘网,犹尘世。绳墨,比喻规距法度。这意思是说,君子一定会惊讶自己已陷于尘世的礼法束缚之中——引者注)必不能如名士之超然物外,潇洒不群。冯友兰认为,这“以为”也是错误的。因为,名士虽然超然物外,但也放弃了社会的责任,而君子则既能为社会尽应尽之责任,又能超然于物外。这由于君子做事,是因其当为而为之,并不是因其是可以致功名富贵而为之。他虽可以在功名富贵场中,但功名富贵并不在他的心里。正如孔子所说:“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朱熹注:“不与,犹言不相关,言其不以位为乐也。”——引者注)

冯友兰指出,蔡元培在民初即做部长,后来官做到院长。无论做多大的官,他总有“有天下而不与”的意思。他既在官位上,又能超越于官位之外。沈尹默说:“蔡先生是旧中国一个道地的知识分子,对政治不感兴趣,无权位欲。”蔡元培在为官生涯中常常“难进易退”,并根据以上分析,得出结论明确说:“蔡先生是近代确合乎君子的标准的一个人。”

蔡元培不仅自己具有君子人格,作为教育家,他十分重视人格教育。他把培养“健全人格”,作为学校教育的目的。为此,他要求做到“处处要使学生自动”,他批评“通常学校的教习,每说我要学生圆就圆,要学生方就方,这便大误”。他提倡“最好使学生自学,教育者不宜硬以自己的思想,压倒学生身上”。他又说:“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蔡元培力主通过“崇尚自然”、“发展个性”、“自学为主”的自由民主的教育理念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蔡元培还将“健全人格”、“完全人格”的培养,推广到国民教育,认为国民的真假爱国主义取决于国民有无完全人格。他说:“盖国民而无完全人格,欲国家之隆盛,非但不可得,且有衰亡之虑焉。造成完全人格,使国家隆盛而不衰亡,真所谓爱国矣。”并强调男女国民,都应具有“完全人格”,而不应有所区别:“完全人格,男女一也。”所以,蔡元培把“养成共和国健全人格”作为国民教育的目的。

蔡元培甚至认为对人格重视之不同,成了区分文明人与野蛮人之依据。“他认为野蛮人与文明人之大别在于人格观念之轻重。”

蔡元培的“君子气象”,在学生中广受欢迎,反响很强烈。冯友兰说:蔡元培之“所以得到学生们的爱戴,完全是人格的感召。”柳亚子先生在《纪念蔡孑民先生》一文中也说:“蔡先生一生和平敦厚,蔼然使人如坐春风。”

在当年的北大,蔡元培的气象和人格,终于转化为新气象,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张申府概括地说:“在蔡元培校长的革新精神指导下,北京大学气象一新,在全国教育界、学术界以及思想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五四爱国运动的中心。”美国著名哲学家杜威高度评价说:“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一下,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固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而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所以,冯友兰对蔡元培气象的论述与弘扬,对我们加强道德修养,进行人格教育,不断提升人格,不无启迪。

(责编:夏丽娟)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