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页|

 

 

冯友兰多次撰文评价蔡元培:君子的人格与气象

2012年09月26日16:37    来源:光明日报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北大哲学门第二次毕业师生合影,前排右四为蔡元培,冯友兰居二排左四。

冯友兰与蔡元培曾是师生关系,但时间并不长,只有一年半而已。1917年初,蔡元培到北京大学任校长时,冯友兰已是北大哲学门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1918年暑假,冯友兰毕业离开了母校。当时,北大本科的学制是三年。他们师生之间的往来屈指可数,仅仅二三次而已。

但是,蔡元培的君子的人格与气象,极大地震撼了冯友兰。他多次撰文予以高度评价,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冯友兰认为一个人的“气象”,在过去,又可称之为“气概”、“风度”、“气度”。用现代话语来说,就是“人格”、“人格美”。

所谓“人格”,一般人解读为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或者指个人的道德品质。而冯友兰还用“价值”诠释了“人格”。他说:“一个人,于其在客观方面底成就之外,其一举一动,声容笑貌,亦可以表现一种价值。此种表现是其人格的表现。”

至于“气象”,冯友兰说:“道学家认为,人的精神世界是内心的事,但也必然表现于外,使接触到的人感觉到一种气氛。这种气氛,道学家称之为气象……气象是人的精神境界所表现于外的,是别人所感觉的。”

“人格”与“气象”之间的关系,冯友兰明确为“气象”取决于“人格”。诚于中,形于外。

冯友兰认为:“大致说:伟大的人格,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如旧日所谓君子,一种是如旧日所谓名士、英雄、豪杰。”他说,“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有君子与名士英雄两种人物。”并且,他进一步认为:“这两种人物的胸襟不同,其气象亦不同。”在冯友兰看来,《论语》记述了孔子的气象,孔子的气象是君子气象的典型代表;《世说新语》,记述了魏晋时代人的气象,大多是名士英雄的气象。

冯友兰还提醒人们,要区分真假君子和真假名士英雄,不应将二者混为一谈。假君子是“乡愿”,假名士是“无行文人”,假英雄是“流氓无赖”。

冯友兰认为孔子的“君子气象”的内涵是:“温、良、恭、俭、让。”冯友兰详细引证了朱熹及其私淑弟子真德秀的注释:“朱子注说:‘温,和厚也。’真德秀说:‘只和之一字,不足以尽温之义。只厚之一字,不足以尽温之义。温之义,必兼二字之义。和,如春风和气之和。厚,如坤厚载物之厚。和,不惨暴也。厚,不刻薄也。’‘良’,朱子注说:‘易直也。’又说:‘易有坦易之义。直如世人所谓白直之直。无奸诈险陂底心,所谓开囗见心是也。’‘恭’,朱子说:‘庄敬也。俭,节制也。让,谦逊也。’真德秀说:‘谦谓不矜己之善。逊谓推己及人。’”

冯友兰将蔡元培的气象,视之为君子的气象。他说:“说到君子这个名词,蔡先生可以当之而无愧”。又明确说:“凡曾与蔡先生接触过底人,都可以知道蔡先生的气象,确可以此五个字形容之。”冯友兰具体论述了蔡元培的君子气象:

第一,有些人以为君子的行为多是虚伪造作,无真性情。冯友兰认为,这“以为”是错误的。因为,孔子最注重“直”,最厌恶“巧言令色”。但是,君子的率真,要“发乎情,止乎礼”。

冯友兰说,据蒋梦麟说,有一次北大学生向蔡元培要求免收讲义费,争辩过久,蔡元培怒极,举拳向一位说话最多的学生说:“来,我同你决斗。”冯友兰说,用近来有些人提倡的行为标准说,这可以说是“敢怒”。接着,他又说,只说敢喜、敢怒、敢恨,这话就有不妥之处。这话的正当说法是:应该喜就敢喜,应该怒就敢怒,应该恨就敢恨。可见,在冯友兰的心目中,蔡元培的“敢怒”,决不是虚伪造作,而是直的真性情;不但“发乎情”,而且又“止乎礼”。所以,他说蔡元培的“敢怒”,其实就是“应该怒就敢怒”。第二,有些人以为,所谓君子,大概都是遇事毫无主张,随人转移。冯友兰认为,这“以为”也是错误的。因为,遇事敷衍,八面圆融的人,是乡愿,不是君子。君子不是遇事没有主张,但其主张是经过“再思”然后决定的。不像名士英雄之多凭直觉。“再思”,属于理性;“直觉”,属于感性,二者是不同的。

冯友兰说,蔡元培平日温、良、恭、俭、让,似乎是如一个普通好好先生,但遇到重要底事,他的主张,是非常坚决底。他的主张定了以后,无论什么人不能使他改变。此所谓“难枉以非其道”。这句话源于《孟子·万章上》:“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对于君子,可以用合乎人之常情的方法去欺骗他,但却不能用不合道理的诈骗术去蒙蔽他。

(责编:夏丽娟)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