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峰觉得,所谓的创作瓶颈很多时候是自我设置的,他庆幸跨越了这一层障碍,“即使明天我的事业全部停止,其实我也什么都没失去,因为我所有的本事、想象力、创作才能都没有丢,丢掉的完全是那些你可以再赚回来的东西。明年我能不能拿到最佳男歌手不重要,明年能不能开二十场演唱会没关系,对我来说,活着,但不出新歌不发专辑,才是不敢想象的。”
“吃老本的结果是被人甩掉”
《飞得更高》、《怒放的生命》、《春天里》等歌曲可谓家喻户晓,在百姓口中更一度成为汪峰的代名词。绝大多数时候,邀请他演出的人都希望他演唱《飞得更高》,因为普通观众爱听。
在经过一段时期的“妥协”之后,汪峰意识到不能这样,他想把自己更多的歌曲展示出来。“我现在百分之八十的演出都不会唱这首歌了!我会给对方建议,《光明》行不行?与《飞得更高》传达的情绪是一样的。也许过两年我觉得《光明》太陈旧了,又会换另外一首。我愿意唱水准更高的歌曲,如果沾沾自喜认为现有的作品就是我最好的作品,那就不可能进步。”
谈音乐,不免会谈到音乐环境,很多人会发出喟叹,还有的人以环境不好作为“吃老本”的借口。而汪峰却觉得,坐享其成的结果是被别人甩掉,“不想写歌时找出诸如身体不舒服、状态不好等各种各样的理由,其实这都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我清楚,在感觉好的时候哪怕写的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写得特别精彩。所以我一直建议创作音乐的人,不要说太多客观原因,还是找找自己的主观原因。”
汪峰自信,他如果现在开始不再写歌,再往后十年他还能继续演出赚钱,但他会觉得自己完全就是“一个很烂的人”,“因为每当我们回望以前,会发现其实能拿来讨论的都是数据,比如这个人这一年出了多少歌。我们对一个人的喜爱、欣赏、敬佩,很多时候也来自这样的数据。”
有人说汪峰的创作开始向商业妥协,还有人说他背离了摇滚乐,他的回答很直接:“如果能再有二十个摇滚歌手的音乐,传唱性像我的作品一样,就不会有人问这样的问题了。我不通过取悦,而是通过坚持,让人们觉得这一切都是对的。”记者 李红艳 实习生 郭子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