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页|

 

 

美国对中国贸易保护有“几杆枪”【2】

2012年10月19日13:17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什么吹开了保护伞

美国对华贸易“双反”和安全领域的调查自然和政治风向密切相关。2006年,美国仅对中国发起1起“双反”调查,2007年激增到7起,2008年为5起。然而,随着美国经济遭遇危机,失业率大增,美国政府挽救乏力,日渐崛起的中国就成为替罪羊。从2009年到2012年,美国对华发起的贸易调查已经有50多项,比2006~2009年的“双反”调查总和几乎多出一倍。

尤其是今年以来,随着美国总统大选的展开,往中国进口产品身上泼脏水成为奥巴马和罗姆尼的惯用借口。

今年3月,美国商务部对中国产光伏产品反补贴调查作出初裁,认定中国输美光伏产品存在接受政府补贴行为,补贴幅度为2.9%至4.73%。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贸易问题专家爱德华·阿尔顿在一篇评论文章里说,这一幅度大大小于业界的预料,反映出“奥巴马政府并不愿对来自中国的低价光伏产品真的关上大门”,因为来自中国的光伏产品有利于清洁能源产业在美国的发展。然而,随着大选“中国牌”狂打,两名候选人争先恐后地表示将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美国政府对中国光伏产品的暧昧态度急转直下。到10月10日美国商务部“双反”终裁结果出台时,中国输美光伏产品的补贴幅度已被大幅调高至14.78%至15.97%,而倾销幅度更是高达18.32%至250%不等,绝大部分中国光伏企业都受到极大影响。尽管这一结果还需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确认,但在如今的政治环境下,中国光伏企业平反的机会并不大。

中美双方由于基本政治制度不同导致的立场分歧更是打开贸易保护伞的一大理由。在2005年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交易中,美国就以能源安全为理由迫使中海油放弃收购;在美国国会对华为和中兴展开的调查中,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罗杰斯尽管没有拿出任何证据,但仍固执地表示,华为和中兴与中国政府关系密切,不能把美国的网络服务和安全交到“来自中国的企业手里”。今年9月30日奥巴马以总统的身份叫停中资企业罗尔斯公司临近俄勒冈州军事基地的一个风电项目,更引起了舆论哗然。外媒报道,在被叫停的风电项目附近,就有德国和丹麦的风电项目运行,美国政府却没有任何“安全关切”。在记者的采访中,专家被问到奥巴马的决定是否公平时,均表示“不好说”。

应该说,政治风只是给贸易保护主义推波助澜,没有美国企业和行业联合会一次次地申诉,中美贸易摩擦出现的频率也不会如此之高,美国企业界在国际贸易中力保行业领先优势和利益也成为撑起保护伞的强大动力。在信息产业中,美国企业一向控制着全球市场,并且力图保持自己的领导力,思科公司就是美国信息产业的中流砥柱之一。但近年来,随着中兴、华为的崛起,思科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虽然中兴和华为都以电信设备为主,但是,正在日益加大芯片、企业网、手机等业务的扩张,如果进军美国市场,迟早对思科等企业网业务产生威胁。特别是在企业网市场,美国占据全球近半市场份额,思科在美国本土销售占比极高,而具有低成本优势的中兴、华为的介入一定会严重削弱它的利润。因此,当中兴和华为在美国低端市场分一杯羹时,美国企业界没有太大反弹,但当中国企业想往产业链上游发展时,“安全问题”就此浮出水面。

同样,在光伏产品的贸易摩擦中,也可见美国业界争夺市场的努力。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几乎占到光伏领域47%的市场份额,而近年来却江河日下,份额萎缩至7%,而中国光伏产业则凭借“知名品牌绽放、产业链完整、配套产业齐全、综合技术水平世界领先”占领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在短期内,美国企业既难以在技术上有新的突破,又不能在成本上与中国企业竞争,只好祭出“双反”法宝。

(责编:王栋)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