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我就想,这部影片的成功对我们的主旋律影片创作有很大的启示意义,主旋律影片不能再拍成简单的歌功颂德了,影片中的英模也不能再脸谱化了,这样反而会削弱影片想表达的主题,倒不如从普通老百姓的情感和故事讲起。《冰雪11天》就是我们实践这一想法的一次重要尝试。”
于冬
《冰雪11天》剧照。
无论是以拍摄和发行内地香港合拍片为主要业务的出身,还是作为中国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影视企业,提起博纳影业,给人的印象一直都是国内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影视企业之一。然而,11月1日上映的党的十八大重点献礼影片《冰雪11天》,却给博纳加上了新注脚,也让公众对博纳的形象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商业化的操作方式,让主旋律电影具有更高的市场接受度和认可度,博纳影业总裁于冬将《冰雪11天》看作一次“伟大的尝试”,并希望以此实现主旋律影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记者:《赤壁》、《见龙卸甲》、《投名状》、《长江七号》、《窃听风云》……这么多年来,可以说观众对博纳拍摄和发行的商业片如数家珍,但说起日前上映的《冰雪11天》,博纳涉足主旋律影片着实让观众有些意外。拍摄想法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于冬:2009年我们拍《十月围城》的时候,就开始注意在商业片中注入更多的主流价值观元素。《十月围城》的故事发生在1906年的香港,讲的是仁人志士保护孙中山的事迹,在海外发行时,片名叫《杀手与保镖》。这个故事,如果放在印度,可以拍成保护甘地;放在美国,可以拍成保护林肯。故事套路是一样的,但我们把它放在香港保护孙中山,电影的历史意义和主流价值观就出来了。这个电影聚集了很多普通小人物,其中有他们对生存的理解和改变命运的愿望,电影在海内外都获得票房成功,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