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影视如何走出去,怎么样走出去,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会对文化走出去战略有什么影响等,都是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 |
纪录片: 期待有进一步的突破
如果说2011年是中国纪录片的春天,那么,伴随着《舌尖上的中国》、《丝路》、《工程奇迹》等的热播,2012年的中国纪录片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也让纪录片这个长久以来被观众忽视的影视主体重新回到了聚光灯下,接受观众的检阅与讨论。
“与新媒体一比,我们的电视纪录片又有很多差距。”中央新影集团总裁高峰以崔永元的《我的抗战》为例,这部纪录片在搜狐的点击量达到了4000万,可见播放渠道对于纪录片的传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就内容来说,中国纪录片目前很大的问题是缺少多样风格的发展,容易陷入一窝蜂的态势,而这往往使得纪录片的艺术价值大大减分。
有参会学者提出设想,中国未来纪录片的发展应该在“国家—媒介—社会”的框架下互动,纪录片的生产方式应该以“市场化和非市场化”的方式共存。
“我们在对外传播中国纪录片的同时,也在把外国人请进来拍摄他们眼中的中国,比较早地请进来的是境外的媒体。”华侨大学新闻系主任郭艳梅认为,请进来的队伍里也应该加上“境外生”这个特殊的群体。这里所说的“境外生”指的是那些在国内高校学习的华侨、华人、外籍、港澳台地区的青年学生。“境外生绝大多数出生成长在自己母体文化的国家和地区,他们在中国内地拍摄纪录片时会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旁观者,他们能够很冷静地旁观当今中国内地社会变化,发掘变化背后的思考。”她说。钱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