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大山里的农民,能够参加党的十八大,感到很光荣。我想,这不仅是我一个人的光荣,也是所有大山深处走上富裕路的农民的光荣。
陇雅村处于广西百色的大山深处,由于净是山地,交通不便,以前的陇雅村,可以说是“对面能说话、见面走半天,地无三分平、出门就是山,人无三文钱、户无隔年粮”,生活非常困苦,还曾被建议整体搬迁。
1999年我被村民推选为村支书后,便同支部及村里的党员们一起,想着要改变这种面貌。
首先要解决的是“走路难”的问题,全体村民一起努力,共修通了44.8公里的环村公路和近100公里的环屯路,实现了户户公路到家。
当然,只有路还不够。2001年后,我们又把精力放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上——把全村的土地进行调整,种上桑树,利用桑叶养蚕养猪,利用桑枝搞食用菌,树下还可以种大豆和红薯,实现了综合利用,村民也可获得多种收入,现在我们村的人均收入已达到5270元,以前被认为是致富“绊脚石”的大山,现在成了“聚宝盆”。
现在,我们又有了新打算,在原来基础上,再增加新的产业收入。利用退耕还林套种“十大功劳”(一种中草药材),计划到2015年种下3000亩,此外,还计划到2015年种下500亩的铁皮石斛,这些都将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收入,
按照这样的规划,到2020年陇雅村的人均收入将要超过1万元,也就是翻一番,实现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所说的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我们从 2005年起开始搞新农村建设,改变村容村貌。现在,我们村1300多口人,80%已住上了楼房,连养的猪也住上了有瓷砖的二层猪圈,实现了人猪分离,清洁卫生。
我们还在村里做了一个农村农民的博物馆,教育后代年轻人不要忘本,让他们知道现在的生活是怎么来的。
在我们村走向富裕、并辐射带动周边乡镇村共同致富的过程中,村里的53名党员起到了积极作用,他们就像53面旗帜、53颗种子,通过帮扶实现全村没有人掉队、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回顾我们村的发展之路,聆听总书记的十八大报告,我感到如果实现这个报告,对我们而言,又将是一个新天地,日子将过得更加红火。
我对报告很有信心,也会把报告回去,传传达到山村里的每个角落,让村民们知道我们共产党,下一个五年和十年要做什么,让他们知道共产党时时刻刻都在为老百姓服务。
(作者为广西百色市凌云县泗城镇陇雅村党总支部书记 本报记者张意轩、庞革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