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合报告中提出的目标和举措,围绕怎样认识、如何实现,相关领域权威专家将解读报告精神,回应民众关切。 |
首先,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创新驱动等等。这是做大做好蛋糕的根基。
其次,在社会建设方面,要如十八大报告所说的实现高质量的就业,让收入倍增有岗位基础。同时要下大力气提升广大劳动者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使劳动生产率进一步得到提高,这既是“两个同步”的固有内容,也将为城乡居民收入倍增提供人力资源的支撑。还有,加快城镇化进程,让农民更顺利转变为市民,也有利于促进居民收入倍增。
第三,就是抓好收入分配。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让城乡居民收入倍增有制度保障。
在一次分配领域,应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更好地保护低收入者权益。“十二五”规划已经提出年均增长13%,这意味着到“十二五”末最低工资标准5年接近翻了一番。要建立健全工资支付保障机制,保证劳动者工资的足额按时发放。还要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推行工资集体协商,让职工和企业实现利益共享,使工薪劳动者收入增长打通稳步向上的通道。对农民增收也要研究和实施新的更多措施。还要想办法多渠道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等等。
在二次分配领域,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其他民生建设的投入,继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合理提高社保水平,完善政策体系并抓好落实。
记者:回顾过去10年的城乡居民收入变化,我们注意到,农村居民收入虽然增速不小,但增长了10年还比不上10年前城镇居民的平均水平。您认为如何大力推动农村居民增收?
苏海南:我们要承认,虽然城乡收入差距有缩小的趋势,但总体上差距仍然偏大。
我国粮食已实现九连增,农产品价格在连续明显上涨后正逐步趋于稳定,因此通过扩大农产品销售收入来实现农民增收,未来空间不大。这就需要通过科技进步和规模化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增收,通过农民技能提高和拓宽增收渠道来促进农民增收。同时,还应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
更重要的是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过去10年,农民增收的四成多来自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因此,未来我国也要大力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提高城镇化水平。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刚过50%,如果到2020年能提高到60%多,将间接促进农民至少增收10个百分点。
三问 收入差距如何缩小?
记者:收入倍增不代表人人倍增。有人担心,倍增实现不难,但如果差距不缩小,恐怕百姓不会满意。您认为缩小收入差距,当前应从哪些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