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校可以考虑增加一两个老师作为协助,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独立判断的同时,从旁帮助他们灵活处理问题。 |
前几天,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小胖(化名)放学回家告诉家人说肚子总是痛,家人带他去医院检查后发现,小胖因为经常憋尿,导致膀胱发炎了。家人一再追问才知道,他因为下课去小便被高年级的同学记名“课间奔跑”,然后被老师点名批评又在全班同学面前作了检讨。此后一段时间,小胖害怕再被登记批评,在学校不敢喝水也不敢随便上洗手间。
小胖的遭遇激起了一群低年级学生家长的热烈讨论,家长开始对大孩子管小孩子的做法产生了疑惑。孩子们自管,这个权,到底该如何下放,又如何监管呢?
文/记者幸琦昕
高年级同学:
“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违反校规,没有特殊。”
丹丹(化名)读五年级,是“校园小卫士”的一员,一次轮值时,她负责的岗位在一年级教室对开的走廊上。面对这群刚刚从幼儿园走进校门的校园新丁,丹丹真是“操心”透了。
就在这一天里,丹丹一共开出了17张“罚单”。与记者交流时,丹丹说:“老师要求我们在学校都不能乱跑,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守,没有特殊。看到有同学跑步如果我不登记,以后可能就没有机会再做‘校园小卫士’了。”
低年级学生:
“害怕违规,我连上厕所都不敢了。”
对于今年刚刚入读一年级的小胖(化名)来说,校园生活什么都好,唯独不习惯的就是在学校里面走路稍微快点都会被高年级的“校园小卫士”登记批评,为此他连上厕所都不敢了。
小胖告诉记者,他所在学校的高年级同学在学校的组织下组建了一支“校园小卫士”,岗位遍及学校,一旦发现有同学在校内跑步、快步走等违规行为,不论所为何由,都会对违规同学进行登记,由老师进行教育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