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苏贞昌昨天宣布成立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很多“谜底”也因此完全揭开。但关于“中国事务委员会”成立的时间、名称,以及人选、架构等,与此前舆论的猜测、分析,还是有相当的差距。其间的情势是如何演变,而最终得出不一样结果的? |
苏贞昌昨天宣布成立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很多“谜底”也因此完全揭开。但关于“中国事务委员会”成立的时间、名称,以及人选、架构等,与此前舆论的猜测、分析,还是有相当的差距。其间的情势是如何演变,而最终得出不一样结果的?
苏贞昌两岸政策智囊成员董立文,国民党“立法院”党团书记长吴育升,谢系大将、民进党台北市党部主委庄瑞雄,台湾成功大学政经系副教授周志杰,昨晚接受导报记者电话采访,为我们进行分析解读。
解谜1 时机:为何不在2014“七合一”选举后成立?
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两年之内必须成立,因为,这是苏贞昌竞选党主席时的承诺。承诺不是开玩笑。
但何时成立,却一直是个谜。此前舆论多认为,成立时间应该在2014年“七合一”选举之后;也有人认为,会在明年5月前。
前者的论据是从选举考量,“2014‘七合一’选举是地方选举,两岸政策对选举结果影响不大,苏贞昌现在完全可以重点拼经济,但到2014年以后,民进党要拼2016年‘总统’选举,就不得不面对两岸关系,那时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就顺理成章”。后者的说法简单得多,“民进党主席任期两年,到明年5月,苏贞昌任期过半,过半后再成立有什么意义?”
可为何苏贞昌昨天就宣布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对此,谢系大将、民进党台北市主委庄瑞雄说,谢长廷“登陆”,让“自信、勇敢地面对两岸议题”成为党内共识,因此,“谢长廷是‘中国事务委员会’提早成立的催化剂”。苏贞昌两岸政策的智囊董立文也说,谢长廷“登陆”引发讨论,公众呼声也在压迫民进党要及早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
苏贞昌此前也担心现在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会影响党内团结,从而影响“七合一”选举,但台媒报道,由于党内最大阻力即“独派”组织并没有发表公开声明反对,再加上马英九和国民党阵营现在士气低迷,这促使苏贞昌提早运作“中国事务委员会”。
解谜2 名称:为何不取名为“大陆事务委员会”?
民进党内此前曾有过讨论:为了向大陆释出善意,为了表达民进党乐意在两岸进行交流与接触,是否可以把“中国事务委员会”改为“大陆事务委员会”或者“两岸事务委员会”?
谢长廷阵营、高雄市长陈菊阵营以及民进党前主席许信良等都认为,双方的交流与接触,应该从善意的释放开始民进党与大陆如何交流对话的实质重要,民进党“不必在此时太凸显自己的立场”。
这样的建议为何最终没被接纳,而还是取名为“中国事务委员会”?
显然,“独派”的压力是其中重要原因。陈水扁系的“一边一国连线”成员、民进党籍台北市议员江志铭在最后关头还在向苏贞昌施加压力。21日,江志铭特别发表新闻稿称,“民进党自许信良第二次担任主席时就设有‘中国事务部’,名称始终没改变过。今天只因为有人(暗指谢长廷)到中国(大陆)领了‘圣旨’回来,就要改名为‘两岸事务委员会’,反映了党内部分人士投机和投降的心态。”对此,吴育升认为,这说明民进党在原地踏步,还是受到“台独”思维影响,依然认为两岸是“一边一国”。
周志杰说,苏贞昌开创不足,保守有余,打的是“安全牌”,怕得罪深绿。另外,苏贞昌也不想让谢长廷“抢功劳”,不能因为谢长廷去了一趟大陆,喊了几声“两岸”,就改变原有的名称,苏贞昌绝对不会让谢长廷“得分”。
解谜3 人选:为何召集人是苏贞昌而非谢长廷?
关于谁当 “中国事务委员会主委”,岛内原来呼声最高的是到大陆进行过 “开展之旅”的谢长廷。
可昨天的谜底揭开了,不但将“主委”改为“召集人”,而且,“召集人”由党主席苏贞昌亲自担任。为何?这里有玄机!
按照民进党的公开说法,即民进党秘书长林锡耀昨天在记者会上的说法,之所以不让谢长廷来主掌,是因为谢在两岸政策上 “早有定见”,即“宪法一中”、“宪法共识”,“当召集的人自己已有明确定见与主张,要整合大家的意见,其他委员恐认为难以整合”。而党主席苏贞昌是希望委员会发挥整合各种意见的功能,为此 “要自己‘潦下去’,担待这个责任”。而且还说,对于苏贞昌这个决定,谢长廷也表示支持。董立文也说,“事实证明,谢长廷的两岸主张在党内有不同看法,若让他来当主委,无法让这个委员会达到预期的功能。”
但周志杰说,这根本是 “苏谢权斗”的结果。谢长廷在两岸关系上的论述,为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勾勒出一条中间而理性的活路,苏对此有所忌惮,他不能让谢长廷来主导民进党的两岸路线。如果选择谢,就相当于苏贞昌以党主席的身份在为谢的两岸论述 “背书”,这于苏贞昌是不可能的。吴育升也赞同这种看法,认为“苏贞昌大权一把抓,是不愿意分权给谢长廷等其他党内大佬的”。
解谜4 架构:为何不设“主委”,只设7-9个委员?
“中国事务委员会”功能为何?该有怎样的架构?
之前,民进党发言人王闵生就曾表示,“中国事务委员会”未来将成为民进党的决策平台,而“中国事务部”管的只是材料的收集与分析,是个幕僚机构。也就是说,按原来设想,“中国事务委员会”应该是面向外部的两岸政策的决策平台,是广纳党内各方精英、各路意见领袖的机构。
可是,如今确定的架构是,“中国事务委员会”只是个“对内”的、凝聚党内共识的平台。正因为如此,所以不需要“拍板者”(“主委”),只需要“召集人”,不提供“辩论”的机会与功能,只设7—9个委员“凝聚共识”。
为何如此?周志杰认为,不设“主委”只设“召集人”,这是苏贞昌的一种“务实”精明的算计。“主委”是主事者,担负着这个机构的成败,而“召集人”是一种程序上的组织者,不是“拍板者”,“说明苏贞昌想享受权利而又不想尽义务,想要好处又不想承担大的风险”。
至于未来这些委员是谁?庄瑞雄说,猜测可能会纳入各个派系。董立文表示,“中国事务委员会”没有前例可循,一开始7到9个委员是很合理的,但这并不说明以后就不可能扩大人数和规模。(吴生林 林连金 林静娴)
来源:福建东南新闻网-海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