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谢长廷的下一步“牵一发而动全身”,面对苏的“卡谢”与蔡的“拉拢”,是该好好想一想下一步何去何从了。 |
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昨日宣布成立,党主席苏贞昌自行兼任“召集人”而不设置“主委”,让很多关于谢长廷的传言最终崩溃。
其实,此前党内已酝酿一股不让持两岸开放务实路线的谢长廷担任领军的 “主委”角色,这从民进党内三不五时传出“本土派”人士“卡谢”的传言,甚至直批谢的“宪法各表”无法凝聚党内共识,且也不会为中共接受,便可清楚苏贞昌并无意让谢长廷主导民进党的两岸路线发展脉动与方向。
从苏贞昌最近“拉游打谢”的政治动作来看,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想要与谢长廷搞“政治结盟”,反而是要塑造党内的“反谢”、“批谢”政治氛围,并借机把蔡英文纳为其统领的“政治部属”,让谢、蔡两位“总统级”的政治人物隶属其麾下。因此,可以预期的是“中国事务委员会”的组成,应该是苏系人马的“近亲繁殖”再加上党内各大派系政治领袖的集结,既藉此冲淡非苏系人马的政治主导权,又能具体贯彻苏贞昌的领导意志。而根据民进党中常会最新讨论结果由苏贞昌兼任“召集人”,显然更已印证苏的布局就是在“卡谢、堵蔡”。
目前来看,苏贞昌所选中的“中国事务委员会”成员有可能在以下人选中产生:新潮流系的陈菊、赖清德与段宜康,谢系的谢长廷、李应元,游系的游锡,辜系的吴荣义,美丽岛系的许信良与亲苏系的陈胜宏,此外,吕秀莲、洪其昌、张俊雄、姚嘉文、林浊水以及专家学者如陈明通、游盈隆、吴钊燮、董立文、邱太三、童振源等人未来也不排除,表面上兼容党内各大派系政治领袖与两岸专家,实际上仍以苏系或亲苏系路线者为多数,苏贞昌依然能够主掌全局。
问题是,身处党内“老三”政治地位的谢长廷,会如何看待、因应由苏系几乎主导全局的“中国事务委员会”的定位与发展,是公开与苏撕破脸而走自己的路,还是忍辱负重在该“委员会”当中扮演“政治先锋”的开创者角色?谢长廷原本是苏、蔡之间的“政治平衡杠杆”,如今可能因为“主委”职务的落空而必须转向与蔡做更深入的互动与结盟,他必须披荆斩棘为民共交流与互动找到新的定位与契机,才能在党内开创与苏系人马相抗衡的政治实力,成为苏、蔡2016年“总统”初选必须竞相拉拢的合作与结盟对象,这才有机会、有实力带动民进党的两岸路线务实转型。
谢长廷的下一步“牵一发而动全身”,面对苏的“卡谢”与蔡的“拉拢”,是该好好想一想下一步何去何从了。(陈淞山 陈水扁办公室前主任)
来源:福建东南新闻网-海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