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民进党哪里还能“不急”?未来两岸可预见会出现更大开放空间,除非民进党真如谢长廷所说“成为永远在野党”,否则脚步非跨出去不可;而脚步想提起,就非“名正言顺”不可。 |
民进党要重新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名称一事成为近日关注热点。台湾《中央日报》今日刊载评论指出,叫“中国事务委员会”还是“两岸事务委员会”、“大陆事务委员会”?如果一昧自困于“台湾是台湾,中国是中国”的迷思,民进党必难成大器。
评论摘编如下:
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民进党要重新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这“楼梯”从蔡英文竞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时就“响”起,苏贞昌选上党主席后又“响”起好几次,但终不见“人”下来。
为何关键是卡在名称上──叫“中国事务委员会”还是“两岸事务委员会”、“大陆事务委员会”?后两个名字意思差不多,第一个则不同,将对岸挂上“中国”,这是“独派”和“两国论”者的基调。主张称“大陆”或“两岸”的,是理解民进党不能自外于两岸交往,如果一昧自困于“台湾是台湾,中国是中国”的迷思,民进党必难成大器。
谢长廷从大陆回来后,他的“宪法一中”主张在民进党内产生思想激荡,尤其他还对领导这个组织颇有兴趣。这使得向来主张“去中国化”的人更感到“中国”的重要,非要在这个事务部的头上冠以“中国”不可。
两个名称,两种意识型态,所以,名称一直敲不定。作为主席的苏贞昌,表面虽表示“中立”,但他不能让谢长廷成为党内推动两岸关系中主帅的心意,党内外皆知,他左不得,右不得,自己心里的话说不得,只好说“此事不急。”
其实民进党哪里还能“不急”?未来两岸可预见会出现更大开放空间,除非民进党真如谢长廷所说“成为永远在野党”,否则脚步非跨出去不可;而脚步想提起,就非“名正言顺”不可。
本周三民进党“中常会”就会讨论组织名称,但若还叫“中国事务委员会”,那表示民进党甘于自困牢笼,难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