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苏贞昌昨天(21日)宣布成立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很多“谜底”也因此完全揭开。但关于“中国事务委员会”成立的时间、名称,以及人选、架构等,与此前舆论的猜测、分析,还是有相当的差距。其间的情势是如何演变,而最终得出不一样结果的? |
谢长廷阵营、高雄市长陈菊阵营以及民进党前主席许信良等都认为,双方的交流与接触,应该从善意的释放开始民进党与大陆如何交流对话的实质重要,民进党“不必在此时太凸显自己的立场”。
这样的建议为何最终没被接纳,而还是取名为“中国事务委员会”?
显然,“独派”的压力是其中重要原因。陈水扁系的“一边一国连线”成员、民进党籍台北市议员江志铭在最后关头还在向苏贞昌施加压力。21日,江志铭特别发表新闻稿称,“民进党自许信良第二次担任主席时就设有‘中国事务部’,名称始终没改变过。今天只因为有人(暗指谢长廷)到中国(大陆)领了‘圣旨’回来,就要改名为‘两岸事务委员会’,反映了党内部分人士投机和投降的心态。”对此,吴育升认为,这说明民进党在原地踏步,还是受到“台独”思维影响,依然认为两岸是“一边一国”。
周志杰说,苏贞昌开创不足,保守有余,打的是“安全牌”,怕得罪深绿。另外,苏贞昌也不想让谢长廷“抢功劳”,不能因为谢长廷去了一趟大陆,喊了几声“两岸”,就改变原有的名称,苏贞昌绝对不会让谢长廷“得分”。
解谜3 人选:为何召集人是苏贞昌而非谢长廷?
关于谁当 “中国事务委员会主委”,岛内原来呼声最高的是到大陆进行过 “开展之旅”的谢长廷。
可昨天的谜底揭开了,不但将“主委”改为“召集人”,而且,“召集人”由党主席苏贞昌亲自担任。为何?这里有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