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时政>>法治

报告称中国每年12万水鸟遭猎杀近7成为毒杀【3】

2012年11月29日16:15            字号:
摘要:偷猎者使用的插天网、下滚钩、铁夹、套索、电击、枪击等10种捕鸟方式。其中,投毒最危险也最常用,68%被偷猎的水鸟死于毒杀,这带来了公共卫生领域的挑战。很多地方发生过人们食用被毒死的野鸟几乎致死的事情。

10年内勺嘴鹬可能消失

此次东方白鹳遇害的渤海之滨,是候鸟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上的重要节点。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今年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对东亚和东南亚潮间带栖息地特别是黄海、渤海地区的状况作了分析。报告显示,这条迁飞路线上水鸟物种总数是155种,至少33种是全球受威胁的或近危的物种。

报告评估了路线上388块有水鸟的海岸地块。在这些地方观察到的水鸟数量,每年下降5%-9%,是“地球上任何一个生态系统所罕见的”。

下降最快的是目前已经极度濒危的勺嘴鹬,以年均26%的速度消失。据预测,它将在10年内灭绝。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认为,整个迁飞路线的海滩及邻近地区都存在捡蛋、毒杀等人类行为,但栖息地的消失可能是最大威胁。过去50年,中国海岸湿地消失了51%,日本消失了40%,韩国消失了60%,新加坡消失了70%以上。

北京师范大学鸟类学专业硕士、赴大港参加东方白鹳救助行动的志愿者雷维蟠就此指出,比防盗猎更重要的,是“保卫每一处迁徙中停地的存续和质量”。

他主张对重要的候鸟中停地——如大港湿地,进行抢救性保护。他说,我国前辈学者抢救性地倡议划出了一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起了很大作用。但当年没有考虑到候鸟迁徙路线,这是现在迫切需要做的。

湖南猎鸟事件后,10月底,30多个爱鸟机构联名发出公开信,呼吁建立候鸟迁徙廊道自然保护地管理机制,为候鸟的生命通道保驾护航。

他们认为,我国在候鸟繁殖地、越冬地设有自然保护区,但对迁徙廊道的重视程度则远远落后,希望打破地域界限,建立候鸟迁徙廊道的自然保护区。

“这是一条重要的候鸟生命线,却布满了鬼门关。”公开信说。

分享到:

(责编:王昕)

相关新闻 >

视频 >

  • 女毒贩让婴儿吸毒女毒贩让婴儿吸毒
  • 女生学校里遭群打女生学校里遭群打